第115章 宋神宗任人不賢(1 / 2)

【對於變法皇帝宋神宗趙頊的爭議很大。】

【有人認為他是一代雄主。】

【有人則認為他誌大,才疏。】

【還有人覺得宋神宗趙頊和王安石變法,就是瞎胡鬨。】

【是造成北宋滅亡的源頭。】

【為什麼宋神宗趙頊即位後,一定要強勢堅持變法?】

【難道趙頊就看不出施行變法的利弊?】

【他當然看得到,但是沒得選擇。】

【大宋,富宋,這是後世提到宋朝的第一個會想到的念頭。】

【清明上河圖不就記載著宋朝的繁華嗎?】

【宋神宗一開始也是這麼覺得的,好笑的是,即位後,趙頊才得知大宋的國庫出了問題,財政窮的超乎想象。】

【為什麼會造成這個原因?】

【在調查後,趙頊得知了問題源頭所在。】

【冗兵、冗官、冗費。】

【冗多餘的意思。】

【在宋仁宗趙禎慶曆新政時期,範仲淹就拿此事開刀施行變法。】

【但是,引起了既得利益者的軒然大波。】

【最終叫停。】

【不去主動解決這個問題,它自然會一直存在。】

【並且,在宋神宗趙頊時期“三冗”更加嚴重。】

【具體嚴重到什麼地步?】

【比如宋朝所屬三班院的官員,宋太祖趙匡胤開國初期,才不到三百人。】

【宋真宗趙恒的天禧年間,有四千二百官員有餘。】

【到宋神宗趙頊時期,官吏的數量達到恐怖的一萬一千餘人。】

【宗室又近千人。】

【這還隻是三班院的統計冗官數量。】

【這麼多吃空餉的冗官。】

【乍一看似乎也不多,但是再算上宋廷其他部門和地方的官員,那可就成了極為恐怖的數量。】

【這也是為什麼宋朝的經濟發達。】

【國庫虛空的原因。】

【這也是為什麼宋神宗一定要堅持施行王安石的變法了。】

後世實時彈幕——

“飯碗問題碰不得。”

“三冗問題被金國解決了。”

“工資高。”

“宋朝是士大夫階級的高峰。”

“說什麼,宋神宗都是一個昏君。”

“打不過遼朝給歲幣,西夏鬨事給歲幣,在宋神宗這一朝都窮的沒法給了。”

“你不改革,敵人會幫你,效果明顯。”

“範仲淹是節流,王安石是開源。”

“總的來說,還是被這兩和他們的門徒接二連三的不靠譜變法作沒了。”

“有沒有可能,這兩個已經是很靠譜的了。”

“冷知識王安石變法後,宋朝的財政有了很大的起色。”

“每個朝代都一樣。”

秦朝。

始皇嬴政緊皺眉頭道“冗兵、冗官、冗費。”

“曆朝曆代最為經濟發達的宋朝。”

“國庫卻如此的空虛。”

“確實該變法了。”

“這沒有選擇餘地。”

公子扶蘇頗為認同道“宋神宗趙頊也極為不易。”

“倘若他像宋仁宗那樣,被人反對,就叫停變法。”

“想來,宋神宗也能獲得和宋仁宗一樣的名聲。”

“可是好名聲有什麼用?”

“它解決不了存在的‘三冗’問題。”

“長期下來隻會越發嚴重。”

西漢。

劉邦搖頭道“富宋,朝廷卻越發窮困。”

“就算宋朝的皇帝,想要開疆擴土。”

“軍餉又怎麼能拿得出來。”

呂雉說道“富宋?到底是富到了哪裡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