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司馬光老糊塗了(1 / 2)

【曆史對宋神宗趙頊的評價。】

【即位勵精圖治,希望通過改革變法。】

【富國強兵滅西夏、收複燕雲十六州,實現漢唐的風采。】

【是一位明君雄主。】

後世實時彈幕——

“唉!兩個國策毀了大宋。

與士大夫共天下、崇文抑武。”

“宋神宗趙頊輸在了自己祖宗設立的製度,他沒能跳出去。”

“王安石的變法存在爭議,但是讓北宋政府手頭寬裕了。”

“是啊,他兒子吃到了紅利。”

“華夏變法改革也就商鞅王安石。

支持王安石變法的皇帝,至少是有心做一位好皇帝的。

比一般皇帝有魄力。”

“誌高、才疏,任人用人不賢,可以來總結宋神宗一生。”

“一心富國強兵卻最終失敗。”

“宋神宗趙頊,差點開啟盛世王朝。”

“改革幾乎沒有好下場,宋神宗終究不是秦孝公,阻力太多,魄力不夠。”

“宋神宗趙頊什麼都好,就是任人不行。

要不然也不至於鬱鬱而終。”

“鴻鵠之誌,陣陣哀鳴,西夏應該隻是宋神宗的起點,而不該是終點!”

“一群腐儒把持朝政,大宋那麼多錢都賠出去了。”

“治國如烹小鮮,不敢大開大合,失敗是注定的。”

“王安石死一個兒子之後,就怕了,立馬回老家不敢碰改革。”

“宋神宗與王安石一樣。

都是有抱負的人。

可惜有思想沒手段,而且執拗不知變通,天真!”

“王安石變法本來是好事,當時可惜。”

“變法必然會觸碰一部分人的利益。”

“縱觀曆史,改革派哪個有好下場(狗頭)。”

“北宋到宋神宗三冗非常的嚴重,不變不行了。”

“遇上了司馬光這個茅廁裡的石頭,真是倒黴!”

宋朝。

剛剛得知五路伐夏失敗的宋神宗趙頊,鬢發和麵容宛如暮色。

他顫抖著嘴唇,半響說不出一句話。

結局不該如此!

可也隻能如此了。

通往帝王空間的金門,緩緩顯現。

【你要說宋軍弱的話,他們往往會爆發一種無可匹敵的戰力。】

【就比如說在宋夏永樂城之戰後。】

【有三名西夏將領大肆屠殺農夫。】

【趙頊下令,儘一切辦法除掉三人。】

【立功者升官並厚賞。】

【此消息被邊境將士得知後,看這三個西夏將領出現在邊境,就像是看行走的黃金。】

【重賞之下並有勇夫!】

【很快這三個西夏將領的首級被宋將斬下。】

【他們證明了宋軍不弱,而是大宋的皇帝,哪怕宋神宗這種雄主也不重用他們!】

後世實時彈幕——

“宋軍不弱,是宋朝的製度出了問題。”

“是軍餉出了問題,女真高層對宋軍的評價,宋軍足餉不可敵。”

“女真第一次和滿餉的軍隊交手,是宗澤的軍隊。

一場惡戰之後,給宗澤起了外號叫‘宗爺爺’。

嶽家軍貫徹宗澤治軍理念,始終保持滿餉。”

“大宋的好兒郎!”

“宋兵不重賞,重賞不可敵!”

宋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