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辛棄疾遇見年少的自己(1 / 2)

唐朝。

“好詞。”

李白眼含淚光而笑道“何止是辛棄疾。”

“你我他,或者芸芸眾生。”

“當年邁時候的自己重新遇見年輕時候意氣風發的自己,不知會做何感受。”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乃是常態矣。”

“可歎啊!”

杜甫歎息搖頭舉杯道“唯有酒可解千憂。乾杯!”

宋朝。

蘇軾說道“好一個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無論是擬人,又或者看見意氣風發的自己。”

“能做出這首詞的辛棄疾,當時心裡一定很悲涼。”

北宋末年。

剛三十出頭的辛棄疾緊皺起了眉頭。

現在的他還沒有作出這首《青玉案·元夕》詞。

在天幕披露出這首詞的時候,辛棄疾自是覺得詞好。

然而,很快他就明白了,當時自己寫這首詞的狀態,頓時一股心痛和憤怒湧上心頭。

漸漸的變成了心灰意冷。

【看到辛棄疾在《青玉案·元夕》中的以詞擬年少時的自己。】

【我突然腦袋裡冒出了一個畫麵。】

【假如,我是說假如。】

【各個時期的辛棄疾在遇見年少意氣風發時的辛棄疾,他們會有什麼樣的對話。】

【真的很好奇啊。】

【在陳斌的話音剛落,天幕上的畫像陡變。】

【二十出頭的辛棄疾騎著駿馬,在滾滾沙場中風塵仆仆而來。】

【辛棄疾似乎是感覺到了不妥,回頭望去,詫異的發現跟著他一起從5萬金營衝出來的數十人都消失不見了。】

【“籲!”】

【辛棄疾勒住了韁繩,橫起手中還在滴血的丈八長矛。】

【警戒四方!】

【在辛棄疾的警視下,一位十三四歲的少年郎迎麵走來。】

【“你是少年時期的我!”辛棄疾難以置信道。】

【少年郎連連點頭,激動的攥起了拳頭。】

【一雙靈動的眼睛不住打量著一身戎裝的辛棄疾。】

【突然少年郎傻笑了起來。】

【“笑什麼?”辛棄疾也跟著笑了。】

【少年郎時期的辛棄疾,指了指他,一揮拳頭道“太好了!這就是我夢中以後的自己!】

【“你是不是剛打贏那些金人!】

【“你有沒有帶兵把他們全部都趕出去。】

【“他們真的太壞了。”】

【辛棄疾笑了笑道“你放心,我沒有墜了你的名頭,以後的你是個衝鋒陷陣殺敵勇猛的將士。”】

【“以後,我也一定會把那些金人趕出大宋的故土”】

【少年辛棄疾追問道“那麼二十多歲的我有多猛。”】

【辛棄疾莞爾一笑道“恐怕你是想要回去吹牛吧。”

【“那麼我告訴你!”】

【“剛剛的我,也就是你,率50死士衝5萬金軍大營,活捉了叛軍,毫發無傷衝出大營。”】

【“我也向你保證!”】

【“以後的你我,會讓金軍在戰場上聞風喪膽。”】

【少年辛棄疾用力點頭道“太好了,你可一定要做到。”】

【“一定!”辛棄疾剛應下,眼前的少年郎身影漸漸消失。】

【遂自言自語道“想來,我也定沒有辜負自己。”】

【“大不了,一死而已!”】

【“沙場馬革裹屍。”】

後世實時彈幕——

“辛棄疾將軍,你沒有辜負自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