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實時彈幕——
“我一直以為辛棄疾就是個詩人,這麼猛。”
“偶像辛棄疾(大拇指)。”
“辛棄疾之所以文武雙全,就是他的父親特意培養的,可惜在來到南宋後,就再無帶兵打仗的機會。”
“50人衝進5萬人的金營,還殺了叛軍靠譜不?”
“這有什麼不靠譜,趁機布備突襲。
殺完人,騎馬揚長而去。
金軍不知敵軍多少,有沒有埋伏,也不敢深追。
辛棄疾牛的是,有這個膽子,而且做到了。”
“辛棄疾的爺爺給辛棄疾取這個名字,就是希望他像霍去病一樣,當個冠軍侯。”
“辛棄疾比霍去病多活了幾十年。
但是誰才是最可惜的,不好說(大哭)。”
“在宋朝為武將,簡直就是悲催的人生。”
“在我看來,唐詩宋詞中英雄氣概男兒氣概。
最硬朗的就是辛棄疾。”
“辛棄疾啊!想想他的誌向。”
“他竟然是武將!”
“南宋將領太憋屈了,主戰派永遠被貪生怕死。
偏安一隅的主和派壓一頭。
不過也跟南宋皇帝軟弱有關。
有多次可以收複山河,雪靖康恥的機會都喪失了。”
“辛棄疾在詞、個人武力、兵法韜略。
發展經濟等方麵都非常有建樹。
可惜不被重用。
兵法韜略隻能用來剿滅土匪叛賊,無法在戰場上金戈鐵馬。”
“我一直以為是個書生,是我淺薄了。”
“血性!!!就得這樣。”
“人家的二十多歲,率50人衝5萬金營,我的二十多歲……”
秦朝。
“好一個辛棄疾。”
始皇嬴政用力點頭道“以50人敢衝5萬大營。”
“就光這份膽識和謀略,就讓不少大將自愧不如。”
“讓寡人不明白的是,有這樣的武將!”
“卻不重用北伐,而是讓其當了個文官。”
“這南宋已經成了這個樣子,難不成皇帝還在防著武將。”
公子扶蘇說道“辛棄疾空有一身抱負和武力,卻得不到信任,壯誌未酬啊!”
西漢。
劉邦詫異道“率50人就敢衝5萬敵軍大營。”
“當真是虎膽。”
“朕甚至不敢想,要是由他和嶽飛當主帥北伐,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局麵。”
“這該死的宋高宗趙構!”
“誤了宋,誤了將才,誤了愛國有識之士。”
“更是誤了天下百姓。”
呂雉搖頭歎息道“可惜,可歎。”
唐朝。
李世民惋惜道“可惜了一員虎將。”
“一生抱負無法施展。”
“隻能寫詩詞,做夢時,才能看到自己為國征戰。”
“南宋把將士都逼成了這個樣子,真是讓朕心有鬱結。”
帝王空間。
宋太祖趙匡胤怒斥道;“趙構!”
“我來問你,為什麼?”
“你給我說!”
話音剛問完,趙匡胤就給了趙構一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