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何為君子?辛棄疾也(2 / 2)

“一句可憐白發生,寫儘了一生滄桑。”

“殺賊,渡河,天日昭昭……太多了,他南宋憑什麼有這麼有誌之士啊!”

“估計辛棄疾臨死前,也忘不了。

他23歲率50軍,在金兵5萬大營生擒叛徒張安國的壯舉。”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失誌抗金,一生未休。

臨終前大呼殺賊。

歲月悠悠,初心不改。

卻未得始終,隻有一腔肝膽留在人間,激勵著後來人。”

“趙宋天下自太祖之後,還有誰有一統山河的雄圖壯誌啊!”

“懷才不遇的典範。”

“辛棄疾在我眼裡,就是不得誌的霍去病。”

“南宋窩囊到家了,當時那些有氣節的人,臨死都是意難平。”

“報國欲死無戰場,欄杆拍遍悲斷腸。”

“此去邊關多歧路,烽火狼煙劍氣長!”

“何為君子?

修身,養性,見賢思齊。

可否具體?

壯誌,豪情,征戰沙場。

可否再具體?

辛棄疾!”

“心中的意難平!”

“辛棄疾戎筆一生的無奈,都在詩詞中。”

【辛棄疾提出的抗金策略,隻因當時朝廷主和而不被采納。】

【報國無門。】

【雖然辛棄疾也在朝二十年當官,但能讓他一展報複的,也不過是剿滅當地的土匪。】

【戎馬壯誌的受阻,也讓辛棄疾的一腔不甘化為了筆下詩詞。】

【在後世華夏辛棄疾被稱為詞龍。】

【那他一生都作了哪些膾炙人口的詩詞?】

【除了《青玉案·元夕》和《破陣子》外。】

【老子當年,飽經慣,花期酒約的《滿江紅·老子當年》。】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的《永遇平·京口北固亭懷古》。】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的《鷓鴣天》。】

【《賀新郎》中的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儘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

帝王空間。

宋太祖趙匡胤是越看越氣,一棍子打在逃跑三昏君的臉上。

“就是因為你們三個!”

“大宋成了恥辱。”

“也是因為你們,辜負了多少宋家兒郎。”

宋神宗怒道“一個趙佶,一個趙構。”

“你們一個比一個能活。”

“怪不得先前後世人曾說過,要是把你們的壽命給哲宗,大宋就會是另一片天地了!”

“你們真是誤我大宋!死不足惜!”

宋朝。

孝宗趙眘心中忐忑不已。

他是知道有辛棄疾這一號人的。

自從天幕披露了辛棄疾遺憾的一生。

孝宗趙眘就一直在想,會不會讓辛棄疾遺憾報國無門的皇帝中,他就是其中一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