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可悲皇帝宋光宗(1 / 2)

東漢末年。

蜀漢。

諸葛亮微微歎息道“成事在天謀事在人。”

“時機方麵,確實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有些時候卻會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行動,而無法顧全天時地利人和。”

“比如伐魏,就是不得不為之的北伐。”

“宋孝宗的處境,好了不止多少。”

劉禪說道“如果是相父在大宋一朝。”

“定是能北伐成功。”

諸葛亮搖了搖頭,沒有說話,神色落寞無比。

帝王空間。

宋高宗抬眼看到宋太祖趙匡胤麵色又不善了,忙開口解釋道“冤枉啊!”

“這後世人陳斌分明是對我有偏見。”

“怎麼隆興北伐失利,也要算在我頭上。”

“我都給趙眘說了。”

“不要北伐。”

“他偏不聽,我能怎麼辦?”

宋太祖趙匡胤一棍子打在趙構臉上,順便也沒有放過趙佶。

“你還有臉叫委屈。”

“你要麼當皇帝處理朝政。”

“要麼就當個太上皇把權力放了。”

“你是既當又立!”

宋朝。

還沒有隆興北伐的孝宗趙眘呆滯望著前方。

他仿佛看到了大宋的千軍萬馬潰敗不成軍,雙手用力緊握。

他趙眘到底還能怎麼做?

如果張浚都不是主將之才,還能用誰?

從先前天幕上披露的,南宋隻維持了百餘年。

算算時間,好像也沒有多少時間留給他趙眘了。

【隆興北伐失敗後。】

【被彈劾多次的張浚辭官,鬱鬱而亡。】

【在趙構和大臣的施加壓力下,宋孝宗不得已隻能和金議和。】

【但是提出了不能割地。】

【不過主和派的宰相湯思退告訴使者可以割地,以求能和議。】

【如此大的事情,要說是湯思退一人拿的主意。】

【沒有太上皇趙構的影子,是不可能的。】

【你要覺得主和派這也太無恥了。】

【那你就太小看這群主和派的底線了。】

【宋孝宗趙眘在得知後,直接把使者的官職罷了,人發配。】

【宰相湯思退為了能和金人議和,把前線四州的兵都撤了,然後讓人密信金人南下以武力脅迫孝宗退讓。】

【湯思退還把反對撤兵割地的官員逮捕下獄。】

【所行之事,皆是賣國苟且。】

【主和派贏了。】

【金軍南下輕鬆取下數州,讓宋朝堂驚懼。】

【而宰相湯思退這種無恥賣國求和的操作,卻隻是罷相貶官。】

【湯思退得知大量人請求孝宗趙眘,誅殺自己後,驚嚇而死。】

【然後趙構這個太上皇出手乾預。】

【再加上金內部也是內亂頻頻,於是雙方各退一步。】

【最終南宋和金簽訂了隆興和議。】

【南宋不再向金稱臣,為叔侄之國。】

【太上皇趙構死後,孝宗趙眘為其守了一百天的喪,不久後也把皇位禪讓,隨後病逝。】

後世實時彈幕——

“一個宰相可不敢做這些滅九族的事情。”

“所以說是趙構把控朝政啊。”

“趙構就是背後指使的人,你以為他做不出來?那你可就太小看他了,太像是他做的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