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帶著大宋一朝的皇帝,手持打帝棍氣勢洶洶而來。
趙匡胤說道“你個蠢物!”
“還被蒙在鼓裡。”
“天幕已經披露你的楊皇後為了能垂簾聽政,和史彌遠矯詔立了其他人為皇帝。”
“楊皇後誤國!”
“史彌遠乃是南宋第一奸臣。”
幾乎是話音剛落。
趙匡胤手中打帝棍呼嘯著朝著寧宗打去。
史彌遠剛抬頭看了一眼,就嚇得心突突跳,隻因其他皇帝都不善的看著他。
史彌遠心中生出了一股不詳的預感。
不得不說,他的預感很準。
幾乎是同時,十幾根打帝棍打在史彌遠身上。
至於楊皇後也沒有落下,隻不過畢竟她是女流之輩,隻是太祖趙匡胤氣其不爭,打了十幾打帝棍。
【按理說宋理宗趙昀是不可能當上皇帝。】
【因為史彌遠的矯詔,讓趙昀當上了皇帝。】
【而在趙昀剛登上皇帝的十年,基本是不理會朝政的。】
【因為權相史彌遠可謂是權傾朝堂。】
【再加上趙昀貪享女色,推崇理學,也樂意做個甩手的皇帝,這也縱容了史彌遠的把握權政。】
【史彌遠在當宰相的時期,紙幣會子被濫發。】
【用此來掠奪百姓的財富。】
【鬨得是民不聊生,南宋國勢逐漸開始衰弱。
】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在寧宗時期。】
【蒙古已經崛起,且對金發動了戰爭。】
【南宋當時並沒有想多事,和平就行了,畢竟韓侂胄死後,主戰派的大臣可是裡外被清洗了一遍。】
【然而,隨著元和金的戰爭局勢升級。】
【元軍連連大勝。】
【金看起來虛弱不堪。】
【這個時候已經是宋理宗時期,朝堂出現了兩種聲音。】
【史彌遠提出保守,就是按照以前。】
【而宋理宗選擇了強硬派的說法,那就是先停止給金的歲幣,看元和金的戰爭結果,再行定奪。】
【而金也是昏了頭,竟然南下進犯。】
【結果就是金被元和宋兩邊打,還促成了元和宋的兩邊聯盟。】
【史彌遠見這情況,也變了風向主張戰了。】
【最終南宋和元聯合攻金。】
【南宋和元大敗金,南宋將領更是在破城時,搶了金皇帝的半塊屍體,可謂是一雪前恥,】
【宋理宗可謂是意氣風發。】
後世實時彈幕——
“不得不說宋理宗是真命好。
因為史彌遠和楊皇後當了皇帝,哪怕是史彌遠權傾朝野,也因為元崛起而雪恥。”
“有聯金滅遼的前車之鑒,還敢聯合元?”
“其實就該哪邊弱,幫哪邊。”
“回複樓上不可能的,那個時候的南宋主和派當道。
要不是金被元打的太慘了,南宋也不敢發起對金的戰爭。
更大的可能南宋還是會和或者給歲幣。”
“可惜金滅了,南宋也快了。”
“其實金本來就不怎麼行,打個南宋就敗了多少仗,主要南宋漢奸多。”
“所以時機真的很重要。
像孝宗雄心大誌,然而時機不對,照樣失敗。
而宋理宗縱情聲色,還有一個奸相史彌遠,照樣借著元的力,滅了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