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也命也!】
【如果給曹髦換一個環境,也許他能成為一代明主。】
【然而在曹魏末年。】
【曹髦的雄心壯誌卻難以得到施展。】
【這位少年皇帝,從始至終都知道違背了“洛水之盟”的司馬家是什麼貨色。】
【可是朝中司馬家勢大。】
【曹髦隻能等待時機。】
【在這期間曹髦多次免除百姓的賦稅,縮減宮中所需。】
【也終於讓曹髦等到了一個機會。】
【次年。】
【司馬師討伐淮南時受了重傷,在許昌奄奄一息。】
【而司馬昭也被召去許昌。】
【這正是天大的好時機。】
【於是曹髦下詔讓六軍還京師。】
【隻要一切順利。】
【不久後的曹髦將能從司馬家手中奪回大權。】
【然而司馬昭察覺到了異樣,提前回了洛陽,讓一切計劃胎死腹中。】
【自此之後,司馬昭行為越發跋扈。】
【曹髦的話語權被無限削弱。】
【如果這個時候再不反抗,曹髦意識到可能會成為傀儡,甚至是禪讓皇位。】
【也是在這種幾乎絕望的情況下。】
【曹髦說出了那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忍無可忍之下,曹髦決定當街行事揭穿司馬昭的醜陋用心。】
【遺憾的是,曹髦並沒有成功。】
【當街被殺!】
後世實時彈幕——
“冷知識洛水之誓,一開始是光武帝劉秀發誓。
並且遵守了誓言。
所以在司馬懿違背了洛水之誓,才被人罵。“
“就是在司馬懿的洛水之誓後,就沒有人再相信發誓了。
到了現在,大家覺得發誓就跟放屁一樣。
這就是司馬懿的功勞。”
“違背洛水之誓,當街弑君,切磨殺驢,還有什麼事司馬家乾不出來的?”
“曆史上得位不正的,獨一份了吧。”
“就因為曹髦這一鬨,之後的晉朝就以孝治天下。
忠愣是沒敢提起半句。”
“回複樓上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狗頭)。”
“一個是禪讓,一個是當街弑君,沒有可比性。”
“最後的魏武遺風曹髦。”
“諸葛亮以一己之力把諸葛姓氏變成了聰明的代名詞。
而司馬懿和他的後人,要不是有司馬遷頂著,早就臭大街了。”
“從此以後司馬家治國不敢談忠。”
“古時的名義很重要的,這麼做確實屬於沒有底線。”
“就連董卓當年都沒乾出這事來。”
“司馬懿指著洛水放屁。”
“所以司馬家族有什麼貢獻?”
“寧在雨中高歌死……”
“司馬家不敢提忠隻敢以孝治天下。”
“晉朝是一個從開國之君開始便是昏君的王朝。”
秦朝。
始皇嬴政緊皺眉頭道“權臣當街弑君。”
“還違背了誓言。”
“確實屬於得位不正。”
公子扶蘇說道“後世人說這個司馬家以後治國都不敢談忠,隻敢談孝,兒臣倒是第一次聽這種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