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響應的大軍加入其中越來越多。】
【劉裕的勢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擴充。】
【不過和桓玄的大軍數量,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然而劉裕猶如神助,在和楚軍的戰鬥中,兩戰兩勝。】
【並以火攻打敗楚軍主力部隊。】
【桓玄得知後棄健康而逃,劉裕趁機入駐健康城。】
【在控製了健康城,劉裕還要麵對兩個難題。】
【第一個就是關於逃走的桓玄。】
【第二就是如何權衡劉氏和朝廷的關係。】
【劉裕經過思考後,命劉毅等人去征伐桓玄,自己則留在了健康。】
【打仗他劉裕在行。】
【可是權謀方麵就沒有太多的經驗了。】
【至少在這種高層麵上,是沒有的。】
【一次起義,讓他劉裕成為了健康城中最有權勢的人。】
【他要是處理得當還好。】
【萬一處理不得當,桓玄等人的下場就是他的下場。】
【劉裕先是滅了桓氏一族。】
【然後把逆黨家的子女妻妾賞給了義軍將士。】
【緊接著又建立了一套朝廷班底處理朝廷的事務,另一邊讓一部分官員去迎回傻皇帝司馬德宗回朝。】
【然後就是這些大臣,給他劉裕這個有功之臣封官了。】
【劉裕一番推諉,成功掌控兵中大權。】
【跟著他起義的盟軍將領,也依次被封官。】
【征伐桓玄非常的順利,桓玄也在逃亡中被征伐軍斬殺。】
【從此權傾數朝的桓氏退出東晉的舞台。】
【取而代之的則是氣吞萬裡如虎的劉裕。】
後世實時彈幕——
“東晉內部打成這樣,北方那些國家為啥沒有入侵呢?”
“回複樓上北方又沒統一,你南下打東晉不怕被人偷家?”
“回複樓上古代沒有某音,北方那些根本不知道他們打起來了。
等知道了,再整頓兵馬想去。
已經是幾年後的事了。
你以為說打就打啊。”
“桓玄其實也很牛逼了,以諸侯之身取東晉天下如探囊取物般輕鬆寫意。
如果不是遇到開掛天神劉裕,未必就會被打回原形變成小醜。”
“桓溫當年不願意謀反,是不是就怕這個。”
“不過當初桓溫的豪言‘壯士要麼流芳千古,要麼遺臭萬年’,桓玄做到了(狗頭)。”
“有運氣的成分。”
“我覺得桓玄過於著急了。
如果他能好好的安撫三吳百姓,把糧食分出來就不會給劉裕軍功資本。
如果他能好好培養自己的孩子,再多生幾個孩子,也比劉好多人。
最關鍵的是他還殺了北府軍的投降派,讓劉裕完全能倒戈。”
“不愧是氣吞萬裡如虎……懷疑還有彆的因素(天命之說)。”
“劉裕我是南朝最能打的皇帝,我話說完了,誰讚成誰反對?”
“回複樓上彆說南朝了,整個魏晉南北朝都沒他能打。
從一個小兵硬生生砍成了皇帝。”
“一個人追著幾千人砍的皇帝。
古往今來也隻有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的劉寄奴了。”
“劉裕起家太晚太晚了,多給十年二十年,定能終結亂世。”
“發跡太遲,生子太晚,七分天下有其四,最可惜的皇帝。”
“從長江流域打到今天山東的南朝。”
“宋武帝劉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