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侯景歸降(1 / 2)

“我以為原先和尚就不能吃肉(狗頭)。”

“蕭衍不讓吃肉,和尚不願意。

於是雙方展開辯論。

蕭衍拿出經書記載,說很多經書中都有記載,不準吃肉,而僧人知道,卻不想遵守。

和尚說不能以經書上的教義當戒律。

和尚始終不願意遵守這條戒律,他們辯解說佛教傳入華夏。

有很多規矩都在本土化。

也就是所謂的入鄉隨俗。

蕭衍最後沒辦法,隻能拿出皇權,硬生生把不準吃肉變成了僧尼的戒律。

有人說蕭衍不行,他治國確實不行。

不過在佛教方麵的修行,卻比佛教不少得道高僧的覺悟還要高。

我建議蕭衍的諡號可以改成南梁佛帝(狗頭)。”

“其實蕭衍這目的,就在於試試佛教是否願意屈服於王權之下。”

“回複樓上不屈服就滅佛!”

“沒辦法,信眾太多了,皇帝確實有些不放心。

所以曆史上有幾次滅佛。”

“(狗頭)當時佛教勢力很大,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皇權不容挑釁。”

“好像三教同源也是他提出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我記得有一個說法,就是說古代蛋白質的來源並不多。

肉本身就很貴的,況且和尚並沒有多大的勞動價值,所以就禁止了。”

“我隻能說蕭衍乾得漂亮。”

“真棒!佛教確實應該這樣。”

“大智慧者。”

南梁。

蕭衍看到天幕披露的僧尼不準吃肉成為了戒律,不由眼中一亮。

他研究佛經已久。

確實有不少經書上記載出家人不準吃肉。

而寺廟裡的和尚卻能吃肉。

這讓他一直感覺到有些彆扭,這下好了,要是不準僧尼吃肉,就完美了!

蕭衍想到這裡,立馬開始讓人發布詔書。

從今開始,僧尼不準吃肉。

【不讓僧尼吃肉,也不是蕭衍故意使壞坑和尚。】

【蕭衍是真的信仰佛教。】

【吃齋念佛的僧尼才是他心中信仰的佛教樣子。】

【因為蕭衍這個皇帝的宣揚下,佛教也在南梁時期壯大。】

【也是這個時期,佛教鼎盛。】

【南地建立的寺廟和僧人數不勝數。】

【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就曾經以南梁時期的佛教寺廟作過詩。】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杜牧詩中的四百八十寺廟,還說少了。】

【據說當時的寺廟達到了近三千多座,僧人更是多不勝數。】

【吃齋念佛當和尚的太多了,也導致了當時的南梁勞動力和征兵方麵的空缺。】

【梁武帝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念佛,硬生生把國家都念衰敗了。】

後世實時彈幕——

“梁武帝前明後昏,浪費了南方最後的機會。”

“說句簫菩薩,不過分吧。”

“最後是真的養不活這些和尚了。”

“這蕭衍活得真夠久的,在南北朝真是少見。”

“侯景點讚。”

“他本可以善終的。”

“這種人廟號為什麼叫武帝?”

“回複樓上前麵很強的,南北朝為數不多的明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