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蕭衍活了86歲?也太能活了。”
“梁武帝高壽坐化而亡,他是真活夠了。”
“86歲?在那個時代作為一個皇帝活這麼久,真是高壽啊,縱觀曆史有及格皇帝能做到?”
“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指不定誰高誰低。”
“最長壽的皇帝之一了,如果不是餓死,估計還能活幾年。”
“了卻君王事,何懼身後評。”
“梁武帝蕭衍還是厲害的,文治武功都能拿捏。
老了老了是有點昏頭巴腦,但是一生所做功績不可磨滅。”
“一個梁武帝,一個嘉靖帝信佛崇道修仙,個個活得長皇帝位也穩,真稀奇。”
“有的皇帝成了和尚,有的和尚成了皇帝。”
“總體來說就是前明後昏,一個皇帝真的不能在位太長時間。
也不能活太久。
凡是活得太久在位時間太長,都有這個毛病。”
“回複樓上漢武帝到最後都魔怔了。”
“皇帝活到了86歲,太長壽了。”
“上行下效,眾口一詞,渾渾噩噩,光顧著糊塗和尚念憨經了,還有誰肯去辛勤勞作。”
“超級六邊型皇帝,啥都會啥都精。”
“你以為的梁武帝,癡心信佛,真實的梁武帝三教都推崇,儒佛最甚。”
漢朝。
正看的津津有味的漢武帝劉徹,突然看到一個後世彈幕。
大意是說他後期也很荒唐。
甚至達到了魔怔的程度。
“衛青,剛才你看到了嗎?有人說朕後期都魔怔了。”
“難不成說。”
“朕和這梁武帝的荒唐不分上下?”
劉徹若有所思說道。
衛青小心道“微臣確實看到了,不過這是件好事。”
“什麼?”劉徹緊皺眉頭道“為何說朕後期昏庸是好事?”
衛青解釋道“首先這證明陛下長壽。”
“梁武帝蕭衍活了86歲,陛下想來相差不多。”
“至於後期是否荒唐。”
“也許是後世人誇大之詞,哪怕不是,看了天幕披露改正即可。”
“這便是微臣說是好事的原因。”
南梁。
“看來也有不少後人認同,和尚不能吃肉的戒律。”
蕭衍頻頻點頭,然而在看到因為信佛,而導致南梁國力衰弱不由收斂了笑容。
哪怕是披露他活了86歲,都沒有多少開心。
是他蕭衍錯了嗎?
為何一番盛世之像,卻成了衰弱源頭。
【南梁因為佛教和和尚的盛行,國力衰弱。】
【梁武帝受降侯景更是奠定了南梁的滅亡。】
【侯景原先是效忠於北魏。】
【他很早就展露出了將才的天賦。】
【成年後加入軍隊後。】
【以謀略出眾聞名,他手底下的兵士戰鬥力也非常的強。】
【侯景不僅僅是悍將,還野心勃勃。】
【而且彆人也知道侯景不好駕馭。】
【這就導致了,侯景在東魏時被上麵不信任,他想要投靠西魏又不被接納。】
【最終侯景索性投靠南梁。】
【在得知侯景要歸降南梁時,因為侯景的為人作風不好,於是遭到了不少大臣的不讚同。】
【認為侯景歸降南梁。】
【是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