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的梁武帝癡迷佛教。】
【也出了幾次家。】
【對於大臣們抨擊侯景是狼子野心,他並不在意。】
【梁武帝蕭衍甚至還用佛教的說法,說什麼佛不會拒人千裡之外。】
【以此為理由。】
【受降了侯景。】
【還給了不小的官職。】
【估計是想要用“愛”感化侯景。】
【東魏早就猜疑侯景有謀反之心,在知道了他歸降南梁。】
【便率先攻擊侯景。】
【侯景大敗向南梁求援。】
【因為南梁大肆宣揚佛教的原因,國力衰弱嚴重,戰力更是羸弱,雖然南梁派出了大軍,但是主帥都被東魏俘虜了。】
【而導致這場戰役的侯景,則是帶著潰兵南渡。】
【占據了一縣之地。】
【在親眼目睹南梁戰力之弱,侯景甚至心中生出了不臣之心。】
【他在當地大肆招收青壯兵士。】
【並且還日夜不停鍛造兵器。】
【除了這些外,侯景還拉攏南梁朝中權貴。】
【其中有一個叫簫正德的宗室皇族,和侯景勾搭上了。】
【侯景謊稱會擁護簫正德當皇帝。】
【兩人一拍即合。】
後世實時彈幕——
“簫佛爺自己作的,活該。”
“受降侯景確實是自己引狼入室,最後被活活餓死(笑哭)。”
“這個不一定是引狼入室,就是不會管理,變來變去,乾將變叛將。”
“侯景真的是到處投靠,這個不行了,就投靠那個君主。
就不是什麼忠善之輩。”
“養不熟。”
“主要是得有禦下之能,不然為什麼會有那句王在吾不敢異,是把雙刃劍。”
“蕭衍時期的南梁這麼弱,怎麼還能叫武帝?”
“簫菩薩,信教誤國。”
“八百殘騎破南梁,衝天香陣透金陵,古來孤軍成大業,唯有侯景河南王。”
“侯景之亂徹底改變了南北朝格局。”
“侯景還是一個跛子。”
“居然就這麼把南梁搞垮了,這侯景也太牛了。”
“回複樓上;並不是侯景,而是簫和尚自己搞跨的,侯景隻是最後一根稻草罷了。”
“蕭衍遁入空門,荒廢政務,給了侯景之亂的機會。”
“南方王朝自古就是尋歡作樂沒有前途。”
“侯景也就能在簫菩薩那蹦躂,北邊的高歡高澄宇文泰他一個不敢惹。”
“就一個叛將,帶了幾千個人過來就能搞得南梁大亂。
這還真不是侯景有多強,隻能說南梁太垃圾。”
“回複樓上勤王的兵馬都等著侯景弄死皇帝和太子。
再滅了侯景自己當皇帝,南梁內耗嚴重。”
“侯景叛到南朝又反叛,攪的南朝天翻地覆。”
“蕭和尚應該堅定讓侯景跟東魏乾,兩邊消耗差不多。
派一隻勁旅取而代之就好了。
占了東魏便宜不說,到時候反手給侯景一刀就行了。
拖拖拉拉猶豫不決,還搞毛。”
南梁。
梁武帝蕭衍緊皺眉頭,從天幕上的披露來看。
他收留了侯景。
卻為南梁帶來了災禍。
蕭衍是想破腦袋都想不通,一個外人在南梁能攪起多少風浪。
然而在看到朝中權貴和養子蕭正德也參與後,他不由歎息連連。
直到現在,蕭衍都沒有想像到,一個瘸子侯景能做什麼,最終一定還是南梁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