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亡國之相(1 / 2)

隋朝。

隋煬帝楊廣愣住了,喃喃自語道“征伐一個彈丸小國。”

“百萬大軍竟然敗了!”

“這怎麼可能!”

“還有為什麼隋朝各地已經開始四處起義了。”

“不是說,隻是一些小毛賊而已,一點氣候都沒有嗎?”

“這些誤朕的臣子!”

剛說到這裡,隋煬帝楊廣看到了天幕上出現的大明一朝,大明戰神朱祁鎮一臉不屑說的那番話。

噗!氣得楊廣直吐血。

他被大明戰神朱祁鎮看不起。

這簡直比殺了他楊廣都難受。

唐朝。

“真是好笑,竟然有人拿一個亡國之君來和朕比較。”

李世民被氣笑了。

說句不好聽的,他李世民真的不屑於和楊廣比較。

但是,後世彈幕說多了。

也讓人很煩躁。

李世民是真的不明白,他和楊廣有什麼好比較的。

【第二次征伐高句麗,隋煬帝楊廣就收斂了不少。】

【不帶後宮嬪妃。】

【也不帶閒雜人等了。】

【而且還把指揮權讓給了前線征戰的將領。】

【甚至還拿出了重金,招募了一支驍勇果敢的隊伍。】

【不得不說楊廣還是挺聰明的。】

【要不然也不會逆襲成為隋煬帝。】

【這第二次的調整,隋軍可謂是無敵之師。】

【事實也是如此,隋軍一路高歌猛進,兵臨遼東城下,打的高句麗都快撐不住了。】

【結果,隋軍後方出事了。】

【隋朝內部楊素的兒子楊玄感造反了。】

【他帶著叛軍也包圍了洛陽。】

【隋煬帝楊廣隻得收兵,回去平叛。】

【有人就有疑問了。】

【這隋煬帝楊廣是不是傻,明明知道隋朝各地多有起義大軍,他為什麼不先穩定國內局勢,以後再滅高句麗。}

【我給你解釋下。】

【一開始有起義的時候,還不是很嚴重。】

【隋煬帝不愛聽壞消息,所以下麵的大臣也就沒往上報。】

【後麵起義軍多了,隋煬帝聽到了風聲有起義的事情。】

【下麵的人就說,都是一些烏合之眾,成不了什麼氣候,故此沒有稟報。】

【所以隋煬帝還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另一個呢,對於第一次大張旗鼓征伐高句麗,卻輸了。】

【這讓隋煬帝很生氣。】

【故此,次年就發動了第二次征伐高句麗。】

【然後楊玄感就在後方造反了。】

【這個時候的起義軍已經是非常嚴重了,你想想,朝廷內部都覺得要天下大亂了,那起義軍反抗朝廷的能少到哪裡?】

【隋煬帝楊廣在平定了楊玄感的謀反後。】

【還沒回過味來。】

【楊廣就像是失了智,還要禦駕親征第三次征伐高句麗。】

【這一次他還下了詔令。】

【凡是青壯年都要征調隨軍出征。】

【這個時候軍心渙散,不少士兵不願意為朝廷效力,紛紛出逃。】

【不隻是士兵,不少將領也跑。】

【隋煬帝於是就殺,誰跑殺誰。】

【高句麗是個小國,幾次戰爭,也消耗了大量的國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