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年。
瓦崗寨。
成為魏公的李密臉色慘白。
在看到後世人對自己的評價,李密是悔恨交加。
他和翟讓的矛盾並不是不可調節,殺了,本意是為了帝王大業。
哪知反倒弄巧成拙。
而從天幕的披露來看,他李密領導的瓦崗寨最終還是失敗了!
是因為他的格局不夠?
【三大起義軍除了瓦崗寨外,還有河北的竇建德。】
【以及江淮地區的杜伏威。】
【這三大起義軍可以直麵對抗隋朝廷。】
【屢次戰勝隋軍。】
【甚至於隱隱有把東都洛陽包圍之勢。】
【隋書記載,隋煬帝楊廣每次春節,都會舉辦一次盛大的大朝會。】
【然而在616年的這次,卻沒有多少官員來。】
【周邊的使者更是一個都沒有。】
【楊廣也沒法,畢竟隋朝的盛世已經被他作沒了。】
【現在的隋朝,已經不是他剛登基那會了。】
【彆說四夷賓服了,就是四麵的起義軍都不服,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攻入帝都,代隋稱帝了。】
【楊廣是日夜擔憂。】
【都快被自己嚇出病了。】
【於是在這戰亂的關頭,楊廣決定逃去南方。】
【說錯了,是巡遊江南。】
【對比楊廣第一次和第二次下江南的威風八麵和意氣風發,第三次則是狼狽了不少。】
【很多官員不認同在隋朝危難的關頭下巡視江南。】
【關隴的貴族也不想離開北方,】
【楊廣早有預料,所以早早公開說不喜歡聽諫言,誰說殺誰。】
【大官們不敢說,反倒是官小的直言不諱。】
【說了關於此時巡視江南的弊端。】
【無一例外都被楊廣收拾了。】
【楊廣如願的第三次巡視江南,隻留下年幼的兒子留守。】
【此時的楊廣,已經沒了原先的豪情壯誌。】
【甚至有些疑神疑鬼。】
【在去巡視江南的路上,楊廣稱聽到了有人在唱悲慘的曲子。】
【然而,讓人查看岸上卻沒有人。】
【不知道誰說了一嘴,說百姓稱那是挖大運河的鬼魂所唱,可把楊廣嚇壞了。】
【好不容易到了江都。】
【楊廣又得到一個壞消息,表哥李淵也起兵謀反。】
後世實時彈幕——
“我個人覺得楊廣是兩千多年封建王朝最垃圾的皇帝,沒有之一。
楊堅留下一個這麼好的基本盤,楊廣夢幻開局呀。
然而13年就弄沒了。”
“我廣哥心態崩了,擺爛了(笑哭)。”
“就和玩遊戲本來大優勢,忽然之間所有人都可以虐你,你說紮不紮心?”
“坐鎮東都洛陽還有很大的翻盤機會,楊廣這家夥當皇帝太差勁了,有本錢的時候亂玩,大亂的時候當鴕鳥。”
“某種意義上來說,楊廣能在他一代人的基礎上。
把一個上升時期的王朝敗的滅亡,也是一種本事。
胡亥都比不上楊廣。”
“沒經受挫折教育。”
“要是我坐在他位置上,天天接著揍樂接著舞,都敗不光隋朝。”
“楊廣一生路走的太順了,後麵心態直接崩了。”
“雁門被圍,楊廣心態就已經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