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是楊廣的基本盤,那時候北方已經崩了。”
“楊廣是帶著最精銳的兵,跑到了最有錢的地方。”
“楊廣理想目標很遠大,就是能力還有待提高。”
“太能作死了,一手好牌。”
“開局王炸一路順風時趾高氣昂,一遇挫折躺平擺爛。”
“想劃江而治。”
“揚州相對於當時的上海,隋煬帝的確是急功近利毀了好局。
實在是可惜,不然妥妥一個隋太宗。”
“要是我我也心態崩潰,本以為自己是隋武帝,哪知成了隋煬帝。”
“楊廣是暴君,但絕不是庸主。”
“說到底能力不行,漢武帝把褲衩子打沒了,人口銳減,都鎮得住。”
隋朝。
江都。
楊廣自嘲一笑,仰頭飲儘杯中酒。
他醉眼朦朧的眼中,回憶起了意氣風發時。
那時的他豪情壯誌,要作出一番比肩秦皇漢武的功績。
東征西戰,四夷賓服。
萬國來朝!
是何等的威風。
【李淵起兵謀反,也算是一種自保行為。】
【先前隋煬帝楊廣就聽信讖語,對李敏下了手。】
【李密在外逃亡才免去一死。】
【楊廣並沒有排除李淵的嫌疑,於是召見李淵來朝。】
【李淵謊稱得了病,一直拖著不願意去洛陽。】
【楊廣甚至還詢問過李淵的一個外甥女,你舅舅為什麼不來?】
【外甥女說舅舅病了。】
【楊廣就說,你舅舅該不會病死吧。】
【李淵得知後嚇了個半死,為了自保,他自毀名聲。】
【天天飲酒作樂,收取賄賂。】
【反正就是怎麼荒唐怎麼來。】
【彆看荒唐,但是管用。】
【雖然隋煬帝楊廣沒有徹底打消疑慮,但是少了不少戒備。】
【後麵楊廣在雁門被圍時,李世民還去救援過。】
【後李淵鎮守山西,抵禦突厥。】
【他還組建了一支騎兵部隊,戰鬥力極強,時常襲擾突厥。】
【打的突厥主動求和。】
【在楊廣決定第三次去巡視江南後,大部分的人,都知道所謂的巡視,是去江都避難去了。】
【北方起義大軍和朝廷大軍打的已經亂成一鍋粥。】
【李淵為了自身利益或者自保,隻得起兵謀反了。】
【還有一種說法,說是李世民逼李淵造反的。】
【他先是灌醉李淵,然後弄了一個宮女到李淵床上,不想被殺頭,隻能謀反。】
【這個說法是一些文學作品的加工。】
【李淵起兵反隋,李世民一定有勸說。】
【但是李淵本人也是很有野心的。】
【並不用李世民花費心思逼迫,而且給老爹送宮女,還是殺頭的大罪,太過夢幻了一點。】
後世實時彈幕——
“李淵真是我的好大兒!”
“要不是李世民,李淵還真不一定能成事。”
“李淵是開國最沒有存在感的皇帝了。”
“回複樓上不是李淵存在感低,是他的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還有女婿太能乾了。”
“回複樓上因為李世民太耀眼了吧。”
“李淵的決策是創建唐朝的基礎,李世民替大唐掃蕩敵手的戰功,都是大唐盛世的核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