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最大的功勞是生了一群好兒女。”
“李淵確實一般。”
“啊???李淵還一般啊?那可是開國皇帝啊,幾千年的曆史上,攏共才多少,在你們嘴裡就一般了?”
“李淵不算太差,主要是李世民太強了。”
“李淵的時機把握的很好,李密和宇文化及還有王世充,互相爭鬥,消耗了實力。”
“說李淵沒能力的,要是沒能力,他早死了。”
“李淵被分到太原留守,就已經開始萌生吞並天下的雄心了。”
“早年喪父,又在隋末亂世混了幾十年,咋可能是個碌碌無為的人。”
“開國之君哪有能力差的,就是李世民太過耀眼了。
就像秦皇漢武,也忽略了劉邦一個道理,唐宗宋祖。”
“李淵不是很差,但也不是那麼強。”
“李淵作為唐朝始皇帝,怎麼可能碌碌無為,平庸不堪,傻子都不會這麼認為。”
漢朝。
劉邦氣的翻了一個白眼。
一開始他還以為後世人陳斌口中的秦皇漢武,是指的自己。
後麵經過天幕披露,劉邦明白了不是說的自己。
這本身就讓他鬱鬱不平。
沒成想後世的彈幕,又提起了此事。
劉邦是渾身不自在又有些欣慰,讓他覺得荒唐的是,他可是漢朝的開國皇帝。
然而後世子孫的名號比他都要響。
欣慰的是,後世兒孫沒有墜了老劉家的威名。
隋朝末年。
剛剛起義的李淵看著天幕披露,他是開國皇帝還挺開心。
可是很快就看到了,有不少後世人說他李淵沒有存在感。
還說什麼很平庸,唯一的功績就是生了好兒女。
甚至於起兵都是李世民設計逼迫的。
“一派胡言!”李淵怒道。
不過很快李淵的怒氣就消了,因為也有不少人給他正名的。
其實有好兒女,那也是本事不是。
【直到隋煬帝楊廣第三次去江南,都沒有完全打消對李淵的猜忌。】
【他先前就派出了人員時刻監視李淵的一舉一動。】
【甚至給了監視人員發現不對,可以擅自出手除掉李家的權利。】
【很快楊廣的這兩名親信就察覺到李淵要造反。】
【這二人就想要除掉李淵。】
【然而卻被李淵先一步滅掉。】
【李淵還在起兵之前,偽造楊廣的詔令,說是皇帝要再次東征,太原地區的青壯年都要被征召。】
【這可激起了百姓的憤怒。】
【李淵趁機起兵謀反,並向天下人羅列楊廣的罪行。】
【還打著推翻昏君,擁立明主的口號。】
【而另一邊的李密在殺了翟讓後,控製住了瓦崗寨。】
【在得知楊廣逃亡到了江南。】
【李密認為這是個天大的機會,也是他完成帝王之業的契機。】
【隻要這個時候攻下東都洛陽,大有可為。】
【李密給了裴仁基3萬大軍當先鋒,去攻打回洛倉。】
【裴仁基順利的打下了這個地方,但是覺得隻打下一個小小的糧倉,不太過癮。】
【竟然以3萬的兵力,要去打洛陽。】
【你還彆說,因為太過突然,還真被他破了城門進了洛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