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瓦崗寨滅亡(1 / 2)

【有一個竇姓的軍官,見無法有效約束手底下的士兵。】

【害怕被牽連,索性帶著部下一起逃跑。】

【結果被楊廣派兵捉拿全部誅殺。】

【這個時候,恰巧李淵入主關中。】

【有不少官員的親人投靠了李淵,而這些官員都在楊廣身邊。】

【楊廣大怒之下,殺了不少官員。】

【隨行江都的官員人心惶惶,不可終日。】

【因為這種種原因,禁軍有人認為隋朝沒有希望了,又懼怕逃跑被楊廣抓回來砍頭。】

【打算多聯絡一些人一起跑。】

【這樣相對來說安全一些。】

【這一聯係可算是捅了馬蜂窩了,竟然有幾萬人願意一起跑。】

【這麼大動靜,自然是漏了風。】

【有一個宮女聽到消息後,先是第一時間告訴了蕭皇後。】

【蕭皇後便授意宮女給楊廣說,結果被殺了。】

【說這些事情不是宮女該管的。】

【另一邊逃跑的隊伍越來越壯大,有人心想這麼多人還不如反了,逃跑作甚?】

【一番聯絡,宇文家被擁護為統領。】

【很快逃跑大軍發起了兵變。】

【楊廣被人勒死,終年50歲。】

【諡號隋煬帝。】

【宇文化及因為家族勢力大,雖然本人沒有親自下場參與兵變,但是卻成了最後的贏家。】

後世實時彈幕——

“楊廣打不得逆風仗,換成陳霸先,李世民那樣的人處於他的位置,絕不會束手就擒。”

“隋煬帝楊廣一生都在講排場。

死的時候也是非常講天子的死法排場。”

“18路反王,睡覺都怕有人行刺,還不如死了。”

“隋煬帝楊廣遷都思想一決定,他注定就得死了!

長安是關隴集團的核心,無論他遷都洛陽還是江都,他都得死。”

“局勢也沒有完全糜爛,楊廣完全還有翻盤的機會,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這種人還被現在的網絡曆史學家稱為‘千古一帝’。”

“隋二世而亡,這是宿命。”

“可憐又可恨的隋煬帝,硬是把自己給作死了,古今第一作精。”

“好頭顱,誰人戮之?”

“楊廣的諡號是‘隋明帝’,煬是唐代給他封的。”

“有人說唐朝黑的隋煬帝,黑不黑我不知道。

隋朝在楊廣手上天下大亂,自己逃去江都,把年幼的孫子們留在洛陽頂局,應該不是假的。”

“他在江南擺爛早晚有這一天。”

“楊廣後麵心態都崩了,擺爛等死了,好頭顱,誰當斬之——楊廣。”

“天下大亂的時候還離開京都去南巡,他不死就怪了。”

“宇文化及弄死了楊廣,這就給了李淵機會。”

“回複樓上是關隴氏族放棄了他,重新選擇了李淵的李家。”

“但凡廣神在大業十一年後不逃到江都,未必會這麼屈辱的死(狗頭)。”

“這種人心高氣傲,如果之前的挫折他沒有越過去,就會身心疲憊。

他是對自己失望了,才能說出好頭顱,誰當取之這種話。”

“楊廣的開局,要是給朱棣都能打到地中海。”

“回複樓上給朱元璋都統一全球了。”

帝王空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