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0年,李世民率軍攻打王世充。】
【王世充自覺滅了瓦崗寨後兵力充盈可以和唐軍一決雌雄。】
【然而,投降的瓦崗將領,對於王世充招安了李密,又很沒有武德的偷襲瓦崗軍心生不滿,這一點被李世民利用,並使用了招降的策略。】
【李世民有意招降瓦崗寨的將領,而瓦崗寨的將領也對王世充不滿。】
【雙方簡直是一拍即合。】
【徐世績、秦瓊、羅士信和程咬金就是這個時候投奔了李世民。】
【強大的戰力加入,也讓李世民如虎添翼。】
【三個月,沒有多大傷亡唐軍就兵臨洛陽城下。】
【王世充也傻眼了,這和他想象的有些不一樣。】
【至少不該如此容易才對。】
【無奈之下王世充讓人去請救兵,這個救兵是他的對手竇建德,雙方是死敵,但是這個時候卻可以聯合在一起。】
【唐軍這麼強大。】
【他王世充被滅了,竇建德還能獨善其身?】
【竇建德能當上皇帝,自然也不是蠢笨之人。】
【很快就分析出了當前的局勢。】
【王世充不能被滅!】
【保持三足鼎立的情況,對竇建德更加有利。】
【於是竇建德當機立斷,親率10萬大軍去支援王世充,並約定好前後夾擊李世民。】
【李世民得知後,卻一點都不在意。】
【甚至於和手下人談笑。】
【這竇建德來的好!省的再去打他了,既然來了,就一起收拾了!】
【這個時候的李世民才24歲,而這一次也成就了他一戰擒二王的赫赫威名。】
【在擒殺了竇建德後。】
【城中的王世充得知後大驚。】
【隻得出城投降。】
【江淮地區的起義軍首領杜伏威也投降了大唐。】
【至此天下平定。】
後世實時彈幕——
“秦王親率三千兵破竇建德十萬大軍,虎牢關一戰擒兩王!”
“上次有一個人和我吹朱棣,說李世民來了都比不上。
我說他大明風華看多了,彆說是朱棣,就是朱元璋也比不了李世民!”
“就這麼給你們說吧,李世民以一己之力徹底拔高了太宗的廟號和秦王的藩王封號。”
“回複樓上朱棣心心念的太宗被嘉靖打臉了。”
“竇建德可惜了,也是個英雄。”
“李世民竇建德,我打王世充礙你什麼事了?
竇建德我自己不來,恐怕還得麻煩你去啊(笑哭)。”
“竇建德確實不是眼界狹隘之輩,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可是碰到的卻是李二。”
“李世民的軍隊都是披甲的,如果竇建德的部隊有一萬人也披甲,那就不一定了。”
“就算是換我一個不會帶兵的,我帶十萬也不會輸給三千啊。”
“回複樓上李世民一次重騎兵衝鋒,你就沒了,彆露頭,露頭就秒。”
“回複樓上不會帶兵的話,那十萬人隨時有可能拿你的人頭去領賞。”
“我發現一個問題,李世民身邊的謀將好像不怎麼出名,反倒是武將相對來說更加出名一點。”
“李二太強了,沒辦法啊。”
“18歲上馬殺敵,以武平定天下,封無可封的天策上將。
下馬治國,文治天下。
萬國稱為天可汗,開創貞觀之治的唐太宗文皇帝,真正的六邊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