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複樓上是16、7歲就去雁門關解楊廣的圍。”
“有人說李世民這個有點扯,三千破竇建德的十萬,冷知識三千是玄甲軍。”
秦朝。
“以三千甲士破敵軍十萬軍,其善戰讓人歎為觀止。”
始皇嬴政低聲喃喃道“不愧是能和寡人齊名的存在。”
“李世民在這整個華夏曆史,也是少見的雄主。”
“怪不得後世人對他這麼推崇。”
公子扶蘇說道“能打仗的皇帝確實是難得,而唐宗李世民這麼會打仗的確實少見。”
唐朝。
李世民的嘴角像是ak一樣難壓。
他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後世也沒有讓他失望。
極大一部分的人,對他李世民的功績如數家珍。
看著後世稱讚的話,這給了李世民極大的滿足感。
青史留名不就是為了這個!
曆朝曆代的君王,誰都想死後被後人歌頌。
天幕的出現,讓李世民活著就能看到後世人對於他的功績評價。
這簡直就像是品一壺美酒。
清冽回甘!
【唐平定天下之後。】
【李淵在皇位的繼承人上犯了難。】
【起義之初,李淵的三個已經成年的兒子和他東征西戰,立下赫赫軍功。】
【唐建立後,李淵便封嫡長子李建成為皇太子。】
【處理朝廷政務。】
【很少出戰。】
【而次子秦王李世民則是帶兵四處征戰,唐朝有一大半的江山是他打回來的。】
【在一戰擒兩王,幫助唐朝統一北方後。】
【如此大的戰功。】
【已經是封無可封了,所以就有了李淵封賜李世民為天策上將之說。】
【而這個時候李世民的麾下謀臣武將雲集。】
【像是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恭、程咬金、秦瓊、徐世績等人。】
【每一個都是能獨當一麵的狠角色。】
【能打仗,能打勝仗,戰功彪悍的李世民,聲望和實力都超過了太子李建成。】
【至於四子李元吉倒是不用操心,因為這天下怎麼都輪不到他來當。】
【讓李淵犯難的是,太子李建成理應繼承皇位。】
【可是李世民又太優秀了。】
【而且兩個能乾的兒子,漸漸因為皇位發生了衝突。】
【李淵隻能看著,根本沒法有效解決。】
【兩個都是他的好兒子。】
【李淵是一直把李建成當成接班人來培養,嫡長子,立嫡立長都是符合祖宗規矩的。】
【換個其他人,李淵不會有一點猶豫。】
【但是偏偏他還有個次子是秦王李世民。】
【大半個唐朝天下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
【稱他為雄才偉略都不為過。】
【李淵也不想虧待李世民。】
【這就造成了一種現象。】
【那就是李淵在有意讓李建成當繼承人時,會打壓李世民的在朝中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