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渭水之盟(2 / 2)

“隻要不像隋煬帝一樣折騰老百姓就行。”

“李世民不就是嚴官寬百姓嘛。”

“曆代帝王中,算是明君。”

“貞觀之治,李世民開創了一個盛世,並且還為後麵的盛世奠定基礎。”

“李世民開創了一個大唐盛世。”

“大唐,不能說是李家的大唐,隻能說是李世民的大唐。”

“唐朝為什麼沒有開國殺功臣,因為都沒有皇帝自己功勞大,鎮得住!”

秦朝。

始皇嬴政笑道“好一個以史為鏡可以知王朝興替衰弱。”

“好一個貞觀之治。”

“能在天下紛亂中統一。”

“能在百業待興中開創盛世。”

“唐宗李世民確實做的不錯。”

公子扶蘇道“唐宗是位有大智慧的帝王,這是大唐的幸運,也是天下百姓人的幸運。”

漢朝。

劉邦頗為認同道“唐宗李世民是個人物。”

“不隻是驍勇善戰,而且治國有道。”

“最重要的是,他做的這些事情都做出了一番成就。”

“實在是難得。”

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仰頭大笑道“看到沒!”

“這天下在我李世民的治理下,繁榮昌盛!”

“朕無愧於太上皇傳位。”

“就讓朕好好看看親手締造的這大唐盛世!”

【在李世民發起玄武門之變即位後。】

【突厥可汗頡利趁機進犯大唐。】

【隨後兩軍在渭水對峙。】

【就在兩軍要決一死戰時,李世民一邊展示出大唐軍的嚴陣以待和強大,一邊帶了六人上前和突厥可汗頡利相見交談。】

【見李世民隻帶這麼少人,有大臣勸說。】

【李世民卻從容說道,這不是貿然。】

【突厥大軍來,要是大唐緊閉城門不迎戰。】

【突厥一定會趁機騷擾掠奪大唐的軍民。】

【但是,我們開城門迎戰。】

【突厥傾儘全國之力,又沒有一決生死的底氣和信心,這個時候攻則唐軍士氣大盛,要是和談也定能穩固盟約。】

【果然突厥可汗頡利見李世民不隻是強硬的扣押了突厥使者。】

【李世民還敢這麼無所畏懼的上來交談。】

【還有其身後的大唐嚴陣以待的唐軍。】

【突厥可汗頡利震撼不已,有些部落的首領在見到李世民更是下馬行禮。】

【在突厥可汗頡利和李世民交談過後。】

【次日便簽訂了渭水之盟。】

【突厥退兵之後,還給李世民獻上了三千匹駿馬,和上萬頭羊。】

【李世民並沒有收,而是讓突厥放了被搶掠的大唐子民。】

【渭水之盟一直讓李世民耿耿於懷,視為一生的恥辱。】

【也並不是說,那個時候和突厥開戰大唐打不贏。】

【李世民早已經派出了長孫無忌和李靖設伏,以防萬一,如果和突厥談不成,雖然會有大的死傷,但是重創突厥不在話下。】

【隻是那樣也無法徹底消滅突厥。】

【再加上李世民剛當上皇帝,更加重要的是治理國家,穩定朝政。】

【所以才以和談為上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