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後生的嫡子有嫡長子李承乾,老四李泰,老九李治。】
【據史書記載,李承乾自幼聰慧。】
【七歲被立為皇太子。】
【為了培養這個接班人,李世民是費儘了心思。】
【哪知道太子李承乾成年後,喜美人,也喜美男。】
【在長孫皇後死後,更加不受約束。】
【李世民都快愁壞了,他找了最好的學者輔佐太子,其中房玄齡和魏征就在其中。】
【可想而知,李世民對這個兒子多麼的看重。】
【可是事與願違,這些麵對李世民都敢直諫的大臣。】
【對太子李承乾很是嚴格。】
【甚至拿秦二世舉例嗬斥。】
【這導致了適得其反。】
【也是巧了,這時李承乾的腿瘸了。】
【性格方麵更加乖張扭曲。】
【所做之事越發荒唐。】
【李世民對太子很失望,於是就有了廢太子的打算。】
【也開始留意起同是嫡子的老四李泰。】
【太子李承乾和李泰的明爭暗鬥正在上演時,李世民的第五個兒子齊王起兵造反。】
【這也給了太子一個提醒。】
【他李承乾也可以像李世民那樣逼宮。】
【然而,李承乾還沒有開始。】
【齊王叛亂就被平定了。】
【而且李承乾想要逼宮的事情也泄露了出去。】
【李世民大怒,但是並未沒有殺李承乾,而是把他廢為庶民流放了。】
【次年,李承乾病死。】
後世實時彈幕——
“幸好李承乾沒有當皇帝,一身怪癖。”
“李承乾為啥不一鼓作氣控製皇帝?”
“李世民是誰啊?無敵天策上將,彆說二次重演了,給李承乾機會也不中用。
團隊差了十萬八千裡。”
“李承乾腳有毛病走路都不利索,性格暴躁,性情古怪,最主要的就是謀朝篡位,喜愛美男,太扯談了。”
“自己變成了自己父親的樣子。”
“最是無情帝王家啊。”
“最可悲的笑話,太子謀反。”
“我看網絡樣有不少人洗李承乾,就為了抨擊李世民的弑兄奪位。
這兩者根本沒有可比性。
都說李世民逼反了太子李承乾。
不不不,是李承乾自己作沒了太子。
李世民立李承乾為太子,就是把他當接班人培養的。
可是李承乾都做了什麼?
誌大才疏都是誇獎他的,就他還配和秦王李世民相提並論?”
“李承乾其實是李世民心裡永遠的痛,太讓他失望了。”
“李承乾就應該把李泰的人頭扔在李世民的麵前。”
“回複樓上李泰???最後不是李治當了太子嗎?扔我的頭乾嘛?”
“李二對李承乾的要求是比他自己還要優秀的帝王,可是曆史上能超越李二的基本也沒有幾個吧。”
“李二是武夫,文治上沒那麼強。
不過他有自知之明,聽勸。
所以魏征那些人能幫他糾正。”
“但凡李承乾正常一點,就不會被廢太子,喜好男女色不說,性格還乖張。
他除了太子這個身份,有什麼能耐?
魏征和房玄齡都教不了他,認為其為秦二世。
而李世民廢太子,也是因為李承乾謀反!
都說是李世民逼得,大可不必,真有這個心,直接廢了就行,哪怕李治行為不賢,直到太子謀反之前李世民都在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