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房遺愛謀反案(2 / 2)

有必要一直提他去泰山封禪的糗事嗎?

害得剛才後世彈幕每提一嘴,他就被趙匡胤一頓打。

【在唐太宗李世民駕崩之後。】

【由太子李治繼承皇位。】

【李治因為上麵有兩個哥哥,所以就沒有想過要當皇帝,也沒這個野心。】

【哪知太子造反,被廢。】

【李治莫名其妙成了太子。】

【等他繼承皇位時22歲,這個年齡可以親政,也不需要什麼顧命大臣。】

【李治的年號是永微。】

【在他當上皇帝後,也沒有辜負李世民的期望。】

【非常的勤政。】

【把李世民晚年時期,因為身體原因的三日一朝,改成了一日一朝。】

【在處理國家大事上,李治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

【時常召見地方官員詢問百姓過的怎麼樣。】

【但哪怕李治如此勤政,在公元653年的江浙一帶,還是爆發了一場農民起義。】

【那一年江浙洪災。】

【當地官不開倉賑災,救濟災民,反倒像往常一樣征收賦稅。】

【導致激起了農民起義。】

【這一場起義從一開始的2000左右人,迅速蔓延至數萬人。】

【並攻占了多地,形成了政權。】

【而且這個起義軍的首領,竟然是一位女子。】

【不過好景不長。】

【由於都是烏合之眾,很快就被唐朝廷剿滅。】

【李治吸取這場農民起義的教訓,把徭役和一些大興土木的工程都停了。】

【以此來減輕百姓們的勞苦。】

【然而,事與願違。】

【李治想要治理好國家,甚至在見到大臣們的上奏比李世民時期少。】

【就直言讓大臣們多多諫言。】

【卻在不久後,朝野之上再次有人造反。】

【想要推翻李治。】

【這一次造反者牽連甚廣,有房玄齡的次子房遺愛,李世民的六弟和兒女們。】

【不過還沒有等他們造反,事情就被李治得知了。】

【此案最終交給長孫無忌審理,全部人都被處死。】

【對此有人認為是長孫無忌為清除障礙製造的冤案,有人認為是李治鞏固皇權。】

【但是也有人認為造反在古代是大罪,殺了是正常現象。】

後世實時彈幕——

“長孫無忌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不懂養寇自重。

把所有的政敵全部乾掉了。

最終他也被人乾掉了。

導致左右華夏政局幾百年的關隴集團徹底覆滅。”

“長孫無忌害死了吳王,也給自己挖好了墳墓。”

“所以,觀音婢太了解他哥哥了,之前她就有勸過長孫無忌放權。

給長孫無忌太多權力,也是一種災禍。”

“長孫無忌有辱李世民對他的重托。”

“回複樓上吳王李恪最冤,被長孫無忌強行拉入此案中而被殺。

李恪死前咒長孫無忌不得好死,結果真的應驗了。”

“房遺愛是真謀反,但是李治讓長孫無忌審理,導致有不少被無故牽連。”

“長孫皇後勸過李世民不要用長孫無忌,但是李世民沒聽。”

“李治如果能力差一點,就是長孫家族的天下了。”

“回複樓上不會的,還有李績,而且李治可不是什麼軟柿子,腹黑的很。”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