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武則天的功過(1 / 2)

【徐敬業的一番話,還真讓不少人信了。】

【很快身邊就聚集了十萬之眾。】

【徐敬業見此,趁熱打鐵讓“駱賓王”寫了一篇討武曌檄文。】

【羅列武則天的種種罪行。】

【這駱賓王是初唐四傑,七歲就寫了膾炙人口的《詠鵝》。】

【一篇檄文寫的是文采斐然。】

【武則天看了都說好的那種。】

【還開玩笑說駱賓王這種有才氣的人,成了反賊,宰相有過失。】

【徐敬業擁有十萬人馬,又讓人寫了一篇群起激昂的檄文。】

【然而在進攻哪裡,身邊的兩位謀士給了兩個截然不同的選擇。】

【第一個說徐敬業是打著反周的正義之士旗號,應當去攻打洛陽,沿途還可以壯大起義軍,一舉兩得。】

【第二個說南下奪江南,待時機成熟再行北上。】

【隻要是個正常人恐怕都會選擇第二個。】

【第一個太過冒險了,哪怕徐敬業真的兵臨洛陽城,然後呢?】

【敗了就死,就算贏了,還要擔心其他人起兵收拾他。】

【所以徐敬業選了比較穩當的南下。】

【然而,還有一個問題。】

【徐敬業是打著擁護李顯為帝,反周的旗號起兵。】

【你不去攻打武則天,反倒南下江南,這不是妥妥的想要割據一方。】

【但凡不是個傻子。】

【都能看出來。】

【江南是好啊,光棍一條可以跟著徐敬業去“創業”。】

【那些有家的人怎麼辦?】

【所以這個時候軍中是人心不齊的。】

【徐敬業又出了一個昏招,他呢,找了一個相貌似李賢的人。】

【謊稱李賢並沒有死。】

【他要去江南擁護李賢為帝。】

【一會說擁立李顯,一會擁立李賢。】

【自然受到不少人的質疑,質疑跟著這樣的人,真的能創業成功?】

【再加上朝廷平叛的大軍到來。】

【徐敬業哪怕沒有失去人心,都不一定能打得過。】

【更彆提現在失去了人心。】

【很快徐敬業叛亂被平定。】

【徐敬業的叛亂,也讓武則天遷怒李績,讓人把其棺材挖出來,掘墓砍棺。】

後世實時彈幕——

“駱賓王的討武曌檄文,不光甲方徐敬業滿意。

就連被罵的武則天看完都連連點讚(狗頭)。”

“罵人不帶臟字的最高境界。”

“武則天要是真的昏庸,犯下了政治大錯。

那記載流傳下來就不會都是對她身為女性殺子呀惡毒呀等‘小事’的譴責。

史記寫她捂死女兒陷害彆人,寫的像親臨現場似的。”

“武則天文治中等偏上,容人用人氣量方麵可以給予肯定。”

“駱賓王這篇討武曌檄文寫的不可謂不毒,先帝下陳,妖媚惑主。

真的是把腦袋提給徐敬業納了投名狀。

但是文采斐然,如今看來也是值得全文背誦的一篇。

一代才子,卻拘泥於性彆之彆,不用公正的眼光看人,可惜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