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削藩(1 / 2)

【無論宦官有多大的權力。】

【皇帝想要殺宦官是很簡單的事情。】

【所以李純對宦官的態度就是,有能者,該用用。】

【李純在位期間,減輕賦稅和徭役,一邊鼓勵農民耕田,一邊養兵。】

【民心穩了,國庫也有銀子了。】

【李純也可以騰出手對付藩王了。】

【從這方麵來看的話,唐德宗晚年喜歡斂財,還是給後人留下了一筆巨大的財產。】

【也是這個時候,西川節度使去世。】

【劉辟請求接任。】

【說句不好聽的,這就是通知一下朝廷。】

【劉辟揚言隻要朝廷不允許,他就要造反。】

【有人估計疑惑了。】

【這劉辟的膽子也太大了點。】

【其實劉辟並不是膽子大,而是他知道,隻要朝廷不答應藩王自行委任權力官職,就會觸犯到藩王們的利益。】

【到時候他振臂高呼,立馬會有藩王呼應。】

【劉辟相信皇帝也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然而,唐憲宗李純並沒有允下。】

【並且在劉辟起兵謀反後,派人擒住了劉辟,在長安城公開砍了頭。】

【這一舉可謂是震住了藩王。】

【原本各地藩王大多不願意入京朝見,在殺了劉辟之後。】

【有不少藩王開始服軟了。】

【劉辟想的其實也沒錯,但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他不能敗的太快,敗的太慘。】

【要不然,其他藩王就算是不滿意皇帝李純的做法。】

【但畏懼朝廷的強大,也不敢做出頭鳥。】

【你不敢,我不敢。】

【就會造成這個局麵。】

【唐憲宗李純趁熱打鐵,詔令讓鎮海節度使李琦入京朝見。】

【因為這個李琦一直就沒入京過。】

【李純此舉就是為了震懾一些和李琦一樣從未入京朝見的藩王。】

【李琦稱病不願意聽從。】

【宰相主張撤銷其官職。】

【李琦索性起兵反了,結果就是被早有防備的朝廷平定,李琦也被送到了長安城被公開的砍了頭。】

【當然,唐憲宗並不是一味的對藩王們持強硬態度。】

【有些藩王勢力過大,又恰好老死。】

【李純會采取宰相的意見,進行分化瓦解,讓他們內部亂起來。】

【這樣一來,就可以兵不血刃除掉一個藩王。】

【還可以多一個為朝廷效力的勢力。】

後世實時彈幕——

“唐憲宗是當之無愧的中晚唐第一帝!”

“元和中興!”

“很有作為的一位皇帝了,能力也很強。”

“李純成功的壓製住了藩鎮的勢大。”

“唐憲宗李純已經算是明君了,把各地藩王鎮壓,殺的殺,服的服。”

“怎麼說呢,李純削藩的策略很聰明。”

“要是唐憲宗能善終,功績確實不錯,可惜了。”

“憲宗屬於中興之主,就是結局太潦草了。”

“在唐憲宗時期朝廷有很多有名的人物,比如小李杜、元稹、柳宗元、武元衡、劉禹錫等人。”

“憲宗比德宗可強多了。”

“回複樓上也不能這麼說吧,德宗還是給後麵的皇帝留下了財產。”

“憲宗前期不錯,可惜後期覺得自身有功績有些驕傲自滿了。

還沉迷丹藥之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