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空間。
李豫緊皺眉頭望著天幕。
他真的沒有想到藩王的危害竟然有這麼大。
要不然的話,他也許會嘗試削弱一番。
就算不削弱,至少也要遏製一下。
這真的不能完全怪唐德宗李適。
試想各地藩王不聽朝廷管轄,自己任免官職接班人。
皇帝能怎麼辦?
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李淵氣得直跺腳道“完了!大唐氣數恐怕要儘了。”
“王朝就怕連年大亂啊!”
李世民搖頭歎息,似乎想到什麼,狠狠踢了李隆基一腳。
李隆基雖該死。
可是事情已經發生了。
就是打死他,又有何用?
【奉天城並不易固守。】
【好在朔方節度使李懷光率軍前來。】
【趕走了朱泚的叛軍。】
【然而這個李懷光也是有造反之心。】
【他暗中和朱泚討價還價,想要取得利益。】
【在談判失敗後。】
【李懷光也反了!】
【各地節度使紛紛起兵謀反,史稱二帝四王之亂。】
【眼瞅著天下亂象橫生。】
【唐德宗後悔莫及,自知削藩過於著急。】
【這才造成了各地藩王謀反。】
【於是李適發了一道罪已詔,昭告天下。】
【各地藩王造反,他有一定責任。】
【所以他要大赦天下,除了殺了皇室的朱泚以外,就是稱帝的李希烈也是無罪的。】
【各地的節度使的罪名更不會追究。】
【藩王見此紛紛響應唐德宗。】
【這些藩王的目的就是割據一地。】
【可不是想要擁護朱泚和李希烈兩人為帝。】
【其中也有誓死效忠唐德宗的節度使,就比如唐朝名將李晟。】
【此人率軍先後與反王作戰,後攻破長安,殺了朱泚。】
【迎回了唐德宗。】
【大唐也總算是暫時不再有戰亂。】
【可是這一次的二帝四王之亂埋下了很多禍源。】
【就比如唐德宗李適的威信,在這場叛亂中所存無幾。】
【還有就是各地藩王勢大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甚至更甚。】
【麵對這種情況的李適不敢再削藩。】
【而是認為錢財很重要。】
【開始增加各種稅。】
【藩王們也識趣,隻要能割據一地即可。】
【所以投其所好每年向朝廷納貢。】
【這可就苦了老百姓了。】
【唐德宗李適經曆了兵變,人也變得善於猜疑。】
【像是朝中的大臣尤其是宰相的職位,經常換人。】
【李適不相信任何人,卻唯獨認為宦官是可靠的,於是在這個時期,宦官擔任很多宮中重要的職位。】
【比如掌管禁軍或監軍。】
【甚至有些宦官可以擅自調動官員,並且有人和各地節度使關係匪淺。】
【這下好了,藩王割據的問題沒有得到削弱。】
【反倒是宦官勢力又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