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度三年平定了淮西。】
【吳元濟被斬殺。】
【唐憲宗見此又發兵李師道。】
【最終李師道被部下所殺。】
【經過十幾年的削藩,想要割據一方的藩王全部被滅,剩下的一部分也歸從了朝廷。】
【皇權得以加強。】
【憲宗的功績也是斐然。】
【很多人對唐憲宗李純削藩開創的元和中興,稱功誦德。】
【李純也漸漸行事驕傲自大。】
【並且罷免了不少官員,並對奸臣委以重任。】
【而且還迷上了丹藥之術。】
【興許是服用丹藥的緣故,李純的性格也發生了極大變化。】
【暴躁易怒。】
【成了一個暴虐的昏君。】
【唐憲宗最終活了43歲,暴斃而亡。】
【對於唐憲宗的死,有兩個說法。】
【不過這兩個說法,都是被宦官毒死的,不同的是,是兩個宦官名字不一樣罷了。】
【當時的宦官勢力很大。】
【不過分成了兩派。】
【分彆對兩位皇位繼承人效忠。】
【不隻是宦官,就是大臣們也是分為兩派。】
【為了皇位繼承人的位子,鬥的不可開交。】
【毒殺唐憲宗,極有可能是一方發動的政變。】
後世實時彈幕——
“唐憲宗是有能力的,也削藩成功,但是可惜的是,他的一生有些虎頭蛇尾,沉迷丹藥長生之術,本來他能帶唐朝複興的。”
“有了一點點功績,人飄了。”
“也不一定是毒死的,可能是吃丹藥死的。”
“因為服用丹藥的緣故,唐憲宗變得多怒暴躁。”
“應該是服用了丹藥原因,精神有點不太正常了。”
“這麼一看,確實有點虎頭蛇尾了。
縱觀曆朝曆代像這種前期英明,後期昏庸的帝王。
真是比比皆是。
不說遠的地方,唐玄宗李隆基、唐德宗李適,唐憲宗李純都是如此。”
“請愛惜自己的生命,遠離丹藥。”
“唐憲宗可以稱為半個英雄。”
“多少死的有些窩囊了。”
“不用可憐唐憲宗,就他後期的所作所為,真的死的活該。”
“憲宗雖然打服了藩鎮,但,沒有徹底根絕。”
“唐憲宗勉強還行,不是有‘小太宗’的稱號嗎?”
“回複樓上可拉倒吧。”
“憲宗應該徹底收取節度使兵權。”
“不過是回光返照罷了,大唐在安史之亂後氣數已儘。”
“有點氣人,你要麼做就做徹底了,要麼不做,憲宗這是做了一半,突然就不做了,真是服氣了。”
“也許是氣數儘了的原因,憲宗後期服用丹藥變成另一個人。
不再是那個有報複的人了。”
“古今以來帝王多有沉迷丹藥,一些英明之主也無法避免。”
帝王空間。
唐憲宗李純從金門中走了出來。
李世民一棍子把人打翻了幾個跟頭,手中的打帝棍如暴雨般落在李純身上。
“明明你有能力的!”
“偏偏去癡迷什麼丹藥之術!”
“古今哪個沉迷丹藥之術的皇帝,有好下場?”
“你個蠢貨!”
後世實時彈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