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5 章 宮廷歲月085(2 / 2)

宮廷悠遊歲月 三春景 9970 字 10個月前

() 是因為這樣,她身邊的侍女很少被責罰,‘承受能力’就有些差了...大概相比起方采薇,更怕趙秀姑這個大宮女。

“也罷了,她才多大,哪裡就敢和內膳房那麼多司膳內人爭辯?”這時候方采薇也來飯桌邊坐下了,沒看那小宮女,隻是對趙秀姑道:“你也不必替我生氣,這宮裡的人情世故,論理你該比我更清楚才對。”

趙秀姑在宮裡的年頭,方采薇就是算上未來三年也比不上。

“宮裡的人都是一雙勢利眼,我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郡夫人,內膳房的人敬著時叫聲‘貴人’,不敬時說要緊著淑妃娘娘,我又能如何?真的計較起來,倒是對淑妃娘娘不滿了。”

趙秀姑不服道:“如今淑妃娘娘也看重夫人,外頭多少才人、美人來了,也一樣與夫人客客氣氣的。”

“不過是麵子情而已,更何況不是給我麵子,是給淑妃娘娘麵子。”方采薇才不會被這種級彆的障礙迷住,語氣很隨意,一點兒也不在乎的樣子。

“所以內膳房待我算是不錯啦!你瞧瞧同是無品貴人,史夫人她們是如何敷衍的...這幾樣菜雖然不妥,但也是換了人不知道我的口味。還有麂膊,這原是好東西,就像這丫頭說的,是用來討好我的呢。”

雖然馬屁拍到了馬腿上,麂肉恰好是方采薇不喜歡的肉類,她再怎麼都吃不慣那個味兒。

“...雖則如此說,可到底隻要用些心...再者,內膳房還有好些老人,她們就不知道夫人的口味,提點幾句麼?”趙秀姑忍不住嘟囔道。其實到這裡趙秀姑已經完全被說服了,這個話就是空口抱怨而已。

宮中生活這麼多年,她哪裡還能那麼天真——是的,隻要做菜前稍微打聽一下方采薇這個貴人的口味,就能知道避開哪些菜了。又或者不負責做方采薇膳食的內膳房老人,她們肯提醒的話,一樣不會有現在這事兒。

但問題是,負責做菜的新人沒那麼用心,想著不過是個小妃妾,後麵樓閣裡住著,有淑妃娘娘在,誰能想到她啊。而那些老人,或許看到了或許沒看到,可即使看到了又怎麼樣呢?彆人的事兒關自己什麼?

就算因此讓弘農郡夫人不滿,不是自己的過錯,記恨也不會到自己頭上。

方采薇很快用完了晚膳,今天的菜她不喜歡,真就是隨便吃吃了。吃完之後她就去外邊小院子散步幾圈,一邊散步一邊想著自己邀寵的事兒。

邀寵,當然是邀寵,如今她不過是一個郡夫人,怎麼能滿足?彆看她和趙秀姑說那些話的時候平靜的很,仿佛一點兒不生氣——那怎麼可能呢?

實際上她可在意了!宮裡人這雙勢利眼落到身上時,其中不快也隻有自己知道了。

她現在討好奉承著曹淑妃,在一般人看來,其實不用擔心‘前途’了。輔佐曹淑妃輔佐的好了,加上她本身就頗得官家喜歡,侍寢不少,還能沒有晉升為正經妃嬪的時候?

的確,方采薇相信曹淑妃,她雖然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在宮廷之中,並不是一個糟糕的上級。

換句話說,輔佐曹淑妃真的得力,再奉承的好些,她是會替人謀‘前程’的。

但問題是,方采薇不願意等到那時候了。真要走穩妥平坦的路,即使比那些熬資曆的快,還多些確定性,那也不是她該選的。她有未來的記憶,就應該好好利用...真等到記憶裡的事都發生完了,還沒有個比較高的位置,不久‘浪費’了嗎?

再者說了,曹淑妃的處境也是個大問題。方采薇是記得的,曹淑妃自封妃後就該走下坡路了!此時宮裡人以為封妃是她鮮花著錦日子的開始,‘長樂未央’,未來好時候還長著呢。方采薇卻知道,高.潮以後就是下落,好時光已經不再了。

如今看不出來,不過是下落才剛剛開始,肉眼看不出和過去的差彆。再者,大家更容易根據過去發生的事判斷事物,而忽略當下很多細節。

也就是方采薇知曉未來,等於是提前知道了答案再看過程,那自然能發現很多彆人忽視的端倪。

官家看起來對待曹淑妃和過去沒什麼不同,她也沒見過幾次官家和曹淑妃私下相處的樣子,不好判斷這上麵有什麼差異(偶爾碰上,她也隻能趕緊識趣告退)。但是,方采薇還是可以從彆的地方看到一些東西。

譬如說官家給各宮放的賞賜、慰問等,看起來曹淑妃作為四妃之一,該有的都有——但也隻是該有的都有,充滿了公事公辦的味道。過去官家真正盛寵曹淑妃時可不是這樣的,總會特意關照一些。具體關照了什麼不重要,關鍵是有那個心!

方采薇看到這些,才真正確定,曹淑妃失寵並不是突然的事兒,而是早有預見。

而曹淑妃的處境是這個樣子,她又怎麼會把前程寄托在曹淑妃身上?關於如何邀寵、晉升,她心裡是有些想法的。不過要順利推進那個計劃,需要一大筆錢財。

她如今雖有了些積蓄,但對她的計劃來說遠遠不夠...到底成為貴人時間不長,底子還太薄。或者說,如果隻是‘無品貴人’的話,做再久的時間也就那樣。宮裡積年的無品貴人也不少了,誰又有錢呢?

說到錢財,她其實可以和曹淑妃借。那筆錢對現在的她來說是大數字,但對曹淑妃也不過九牛一毛,以她如今在曹淑妃那裡的地位,她要彆的東西不一定行,可借一些錢而已,那還是很簡單的。

但想來想去,方采薇放棄了這個。一方麵她都打算慢慢和曹淑妃這個注定要失寵的人做分割了,就不好再多做這種牽扯。另一方麵,也是更重要的,靠著未來的記憶,她到底能找到彆的來錢的法子。

第二日,方采薇就讓趙秀姑去尋能出宮的官宦了,為的是給宮外送些錢財去。

找的理由也是現成的,要給宮外的父親養老麼——方采薇的父親正如她之前猜的那樣,雖然是跑了,但一定有人給他通風報信,所以他能知道方采薇母女有沒有給他還完債。

所以毛乳母和方采薇還債、進宮,他也收到了消息。隻不過因為此時傳遞消息的效率太低,而方采薇又抓緊時間辦完事、進了宮,突出一個雷厲風行

。所以等方父緊趕慢趕回來,一切塵埃落定,老婆女兒都沒了,他也沒法進宮去鬨。

不過好歹債務沒了,他便依舊在京城裡過活。

大約是再沒人幫著還錢的緣故,他也安生了一段時日,然後就是故態複萌——眾所周知,最具籌款能力的往往不是家裡有重病人的,而是賭狗。前者那是要臉的,而且還得考慮未來的生活,如何還債等問題。而後者哪裡還要臉,哪裡還會考慮未來?大約隻會想到贏這一種可能,未來什麼事都不會有。

所以即使沒有了一個漂亮女兒作為‘擔保’,方父還是借到了錢。然後就是有贏有輸輸輸輸......

被人上門催債,打得半死的時候,他說自己的老妻是官家的乳母,如今在宮裡做內命婦(他不知道方采薇已經是弘農郡夫人了,沒有消息渠道)。讓債主幫忙,傳消息進宮,一夜夫妻百日恩,老妻是不會不管自己的。

方父沒有門路給宮裡傳消息,但這些敢放貸的債主卻是三教九流,哪怕自己沒有傳信進宮的門路,七彎八繞也能找到有門路的人。

他們催債上門,也不是為了打死人身死債銷,最終目的還是要到錢。所以確定方父說的是真的後,倒是比方父還積極——這要是要到了錢,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方父這個賭鬼難道這次還清了,今後就不賭了嗎?

接到宮外傳信得到毛乳母確實有些心軟,這倒不是她有什麼問題,這年頭的女人受環境影響,絕大多數都是這樣的。哪怕自己的父親、丈夫、兄弟、兒子再不是東西,完全拋棄不管眼睜睜看著他們完蛋,那也是要背負巨大的道德壓力的。

毛乳母還算是理智的了,還能想到和方采薇商量這件事。

方采薇稍加考慮,沒有直接幫忙還債,而是拖著。實在不行了,才幫著還一部分,算是穩住放貸的,不叫他們真的做出傷害方父的事——對此,她給毛乳母的說法是,這樣才能叫方父長記性,也不至於立刻又借錢去賭。

不然給錢太爽快了,他以為宮裡母女二人任他予取予求,不是更賭得肆無忌憚了?

這些個原因也有,但根本原因不是...方采薇保下方父,還吊著他,是為了讓他日後幫自己在宮外辦事。

方父是個賭狗,但也是她在宮外唯一能幫忙做事的了。真要尋遠親來做事,她如今的身份還夠不上,所謂‘富在深山有遠親’,她現在哪有那個勢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