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固定主題。”
“四個變奏,對應變奏,速度變奏,曲調變奏,裝飾手法變奏。”
標準的古典主義時期的變奏曲格式。
“看了這個作品最大的問題現在就是第二變奏的速度問題。”
還有十一天,時間不鬆不緊。
換過了神,秦鍵的目光再次落到了作品標題上。
‘chrisVariationsop.7’
秦鍵轉身打開了電腦,在網上搜了起來,並沒有發現這個作品。
接著再次輸入了‘巴托羅密歐.克裡斯多弗利。’
“嗒”的一聲回車鍵響起。
網頁上跳出了一大頓信息。
‘巴托羅密歐.克裡斯多弗利,出生於意國帕多瓦,樂器製造師。
‘‘巴托羅密歐.克裡斯多弗利——擊弦琴鍵的發明者’
...
片刻。
秦鍵合上了電腦。
來回在屋子裡轉了幾圈,秦鍵承認自己有些焦躁了起來。
他來到衛生間一把打開了水龍頭,捧起了涼水往臉上潑了幾把。
冰涼的水溫讓他的思緒暫時穩定了下來。
回到寫字台,打開了台燈。
秦鍵從一旁的筆筒裡抽出了一支許久未用的鋼筆,清理了一下筆尖,重新打滿了墨水。
又從書架上拿出了一本全新的五線譜本,對照著克裡斯第7變奏曲認真的謄寫了起來。
...
三個小時後。
畫完了最後一筆小節線,秦鍵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接著在樂譜的左下角繼續寫了起來。
‘chrisVariationsop.7’
攥著筆,他思考了片刻。
片刻
看了眼時間。
‘14.05.0921:04’
‘chris''’
...
“就這樣吧。”
“練琴。”
...
很快,206的房間內再次響起了沉重的引子。
不對,現在已經不能稱之為沉重的引子了。
克裡斯在樂譜上第一小節清晰的標注著espressivo。
翻譯過來是‘富有表情的’,至於是什麼表情,這就沒人知道。
畢竟沒有任何一個演奏家對此校正解釋過。
追溯曆史。
或許是克裡斯某個傍晚吃多了奶酪,蹲在衛生間裡便秘的時候突然樂思如泉湧
或許是他的貓碰倒了他擺在鋼琴上的花瓶,一地玻璃碎渣給了他靈感。
或許是1717年施羅特發明了更為先進的槌式擊弦錘將他替代之後,在憤怒的情緒下,他回到家在空白的線譜上胡畫了一氣。
關於這一切,無從考究。
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
十三天後的維也納。
金色大廳的舞台上。
某人將會拉開一段隱藏在曆史中的序幕。
是序幕。
...
“第七號是變奏曲。”
暫停了複雜的引子練習,秦鍵看著眼前的手寫樂譜,思緒再次拋錨。
“那第一號又是什麼格式呢?”
“奏鳴曲?協奏曲?詼諧曲?圓舞曲?還是練習曲?”
“狂想曲?”
無法壓抑的好奇心,讓他無法進入正常的練琴常態。
“espressivo。”
目光又回到了第一行。
“糾結。”
秦鍵再次掃過繁雜的前四小節。
跌宕起伏的旋律,強弱無序的矛盾和聲進行。
“的確挺糾結。”
片刻。
“嗯?”
秦鍵疑聲。
似乎是聯想到了什麼,他的目光微微一凝。
再一次緩緩抬起了雙手。
...
糾結,似乎也可以作為一種表情。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