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算是圓滿的完成了一天。
之後接連的幾天,何靜每天的生活都很閒適,白天她會自己出去轉轉。
或在家彈彈鋼琴,和秦剛交流交流鋼琴教學。
作為全球最頂級的鋼琴培訓機構icm的主講教師,何靜現在的教學觀點和她掌握和教學法也是讓秦剛歎為觀止。
“沒想到國外小孩的鋼琴課還可以這麼上。“
起初何靜的觀點也是這樣,但是當她真的在米國生活過一年之後,她覺得icm成功的關鍵並不是這一套教學法,而是icm成長發展的那一塊土壤。
如果將icm那一套照搬到國內,是行不通的。
雖然華國家庭現在已經遠遠比米國家庭更注重孩子的藝術培養問題,各地音協、相關教育部門也正在做大範圍的推廣普及。
但嚴重匱乏的專業師資和過於形式化的普及過程也致使這一事業的發展受到了不小的阻礙。
關於這一塊內容,何靜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現階段缺大量的專業老師。“
何靜的話秦剛又何嘗不明白,秦剛是屬於那個年代的鋼琴老師,在他的那個年代,連會彈腳踏琴的音樂老師都是稀缺的。
時代在發展,如今腳踏琴早已經成為了古董,但是一些同樣早該被淘汰的‘老古董們’卻吃著社會高速發展的紅利越發壯大了起來。
他們還在用二十年前的教學思路和錯誤的演奏方式指導著二十年後的新一代。
就這個問題,父女二人這兩日來探討了不少。
除此之外,在方雪華下班之餘,娘倆兒也會轉轉街,四處逛逛,很快一周時間就過去了。
...
一周後的周二,七月最後一天。
今天是何靜與博爾約定來學校的日子,為此呂德勝三天前就安排好了一切,博爾為何靜準備了一個大師班,隻等對方到來了。
七月的尾巴,也趕在了一年最熱的時候,
何靜一早開著車趕往了南市,車開進博爾校園的時候已經是上午10點,呂德勝正頂著大太陽等待著何靜。
要說也是老相識了,不過呂德勝一直覺得從前一些事兒自己做的不太地道,所以麵對何靜的時候他總是有點心虛。
不過何靜並未在意這些,作為老同事,她下車之後還是很客氣的問候了一聲:“呂主任。”
呂德勝了解何靜的性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