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終曲,大戲的最後一幕(2 / 2)

在這段充滿熱情歌唱性旋律中,赫爾辛基樂團展現出了他們對於宏大管弦樂場麵的描繪。

舞台上的寬廣氣息很快延展到觀眾席,樂隊各個不同的聲部像是在做追逐打鬨,將音樂引入緊張的追逐之中。

鋼琴也伺機化身成為了一個遊行隊伍中的雜耍表演者一般。

它靈動,富有小醜的詼諧神秘,如同八音盒般的動人。

輕柔、純淨、透明。

與競相競爭的樂團交合在一起竟融彙出了一種充滿浪漫幻想的音樂色彩。

整個大廳在此刻宛如一片浪漫的海洋。

持續著。

忽然,薩賓娜指揮棒一挑,把主題旋律再度拉寬,瞬間音樂的氣氛充滿了一種憂傷的怨訴,樂團各聲部在指揮棒下將力度和層次也加以深化。

眼見音樂的色彩就要變化。

就在此時,秦鍵一段快速的手指技巧展開,鋼琴聲呈連貫旋律繼續保持著色彩幻想。

此刻又是一陣對抗。

不過在這對抗之下,鋼琴聲部與樂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極大的增強了音樂的戲劇張力。

遊行的車隊也在向前駛進,他們從清晨駛過午後,從黃昏駛向日暮。

音樂轉入e大調,鋼琴從幻想詼諧轉為如歌的詠歎,把樂曲帶回到抒情的氣氛,這是一種類似回憶與懷念的情緒。

秦鍵指下的這一段旋律充滿了夕陽下的所有美好,如同一個遲暮的老人回憶起珍貴的往昔。

音樂畫麵中宛如一個消瘦憂鬱的老人走出,他舉止矜持,不苟言笑。

觀眾席間的老樂迷們仿佛看到了他們一直仰慕的那個巨人就這麼出現了。

這不僅僅是關於一個演奏者滿足聆聽者預期的事。

正相反,這是一位演奏者可以引發預期,與聆聽者的記憶相會。

那記憶唯有在當下,在音樂中,那位狂放的浪漫派藝術家大師的身影才會得以出現。

秦鍵此刻像是一個橋梁專家,以某種方式來聯通了兩個世界。

一邊是鋼琴舞台上至精至純卻不自然的虛幻世界,一邊是人類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世界。

他用高超的音樂技法,直接、又富有智慧將音樂的外在表現與內在運動精準連接。

如若坐在橋梁的正中間演奏,展示著屬於音樂最私密的空間。

這裡甜美的琶音像是豎琴一樣,充滿了光彩奪目的感覺。

拉赫瑪尼諾夫不為人知的內心絮語就被鋼琴一點一點的娓娓道來。

每一個音符,每一個樂句都渾然天成,美輪美奐。

音樂至此已經接近了尾聲,秦鍵的臉上再次掛滿汗水。

243小節。

主部主題最後一次出現,在這主題旋律重新響起之後,台下的每一個觀眾都感受到了一股不太起尋常的感覺出現在了大廳之中。

鋼琴旋律從堅定的進行曲節奏和通關樂器合奏中遠遠傳來。

舞台上熱烈的氣氛逐漸濃厚。,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