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鍵忙雙手合十向觀眾解釋道:“一百部真的不多,而且這一百部作品裡麵隻有八首協奏曲作品。”
楊蘭好奇:“鋼琴協奏曲對於一個職業鋼琴家而言有什麼特殊寓意嗎?
秦鍵認真道:“我們幾乎可以通過一個鋼琴家所掌握的協奏曲數量來判斷他的職業級彆,這個問題完全可以量化來談。”
“在這個方麵我欠缺的太多。”
聽過秦鍵的話,楊蘭點了點頭,抬手再次帶起了現場的一片掌聲。
“嘩————”
掌聲落下。
“我們今天現場也有很多的你的樂迷,”楊蘭轉身目光落到了觀眾席輕鬆的問道,“你們有什麼問題要問的嗎?”
現場一陣小騷動。
前排一名長發知性的女孩起身。
“秦鍵你好,內個您之前演奏過莫紮特和拉赫瑪尼諾夫,然後現在演奏的是肖邦,我想知道的是您將來計劃演奏其他作曲家的作品嗎,還有您未來的音樂走向是什麼樣的。”
“謝謝。”
女孩問完便坐下,鏡頭轉回到舞台。
秦鍵對著台下點了點頭,接著答道:“可能剛剛接觸古典音樂的朋友應該需要認識到一點——”
“去演奏一個作曲家,或者去了解一個作曲家,它是沒有一個時間和一個規律的。”
“每一位音樂家或鋼琴家,他有自己的一個藝術發展狀態。”
“那我也沒有完全去鎖定,沒有去定型某一個時間段之內我一定去演奏什麼,這個會隨著個人狀態而變化。”
“誒?”楊蘭插話,“你會是要適應大家對你的某種定型嗎,好比就是說覺得你就是應該演奏那種浪漫唯美的那種,感覺或...”
“不不,”秦鍵擺手,“這個問題我有考慮過,就比如我錄完莫紮特的唱片,身邊的一些朋友就把莫紮特的標簽打在了我的身上,然後拿完肖邦大獎,歐洲媒體又把肖邦的標簽打在了我的身上。”
“這種標簽太過與片麵。”&#21434&#21437&#32&#36861&#20070&#30475&#32&#122&#104&#117&#105&#115&#104&#117&#107&#97&#110&#46&#99&#111&#109&#32&#21434&#21437
“我剛才就說,這個是由個人的狀態而決定的,一直以來我演奏的每一首曲目都是我,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