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秦鍵又能在今晚的每一首改編音樂的背後看到一個清晰的脈絡。
尤其在整場演出結束之後。
——
當最後一首曲目單上的作品演出完畢,五名表演者一同起身鞠躬。
台下為他們瘋狂的鼓起了掌。
一名激動的青年就那麼拔地而起大喊著“bravo!!”
最後一曲改編自舒伯特鱒魚五重奏的鋼琴五重奏版本是秦鍵今年聽過的最好的舒伯特作品。
其精彩程度在他心中不亞於第二首李斯特的三重奏。
熱烈的掌聲持續不下。
這樣的演出怎麼能沒有加演。
掌聲下,幾名工作人員已經走上了舞台,他們又推出兩架鋼琴。
首發網址
此時舞台上已經被七架鋼琴合體占據。
接下來的加演節目不言而喻——七重奏。
“嘩————————————————”
掌聲更熱烈了,等了一晚上,不少慕名而來的觀眾就是為了看伽馬鋼琴重奏團全員合體。
就在大家的等待中。
舞台上一個“穿著藍色背帶褲的紅色小瑪麗”忽然蹦出。
她踏著滑稽的走到舞台中央。
接著一個又一個的“瑪麗們”穿著五顏六色的服裝紛紛出現。
最後隨著一個“老瑪麗”登台,七個瑪麗圍成一個圈,像是在拖討論著什麼,不時發出幾聲大笑。
此時台下的觀眾們也用輕笑代替了掌聲,等待起最後的表演。
瑪麗們似乎商討好了,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己的鋼琴並坐了下來。
現場靜。
忽然,紅色小瑪麗單手抬起。
這一幕利馬吸引了現場所有人的目光。
接著隻見她的手臂在空中滯留了半秒,接著輕巧落下。
“噹——噹、噹、噹—噹..”
一個個清脆明亮的單音所構成的熟悉旋律主題在切分的搖擺下將不少人帶回到童年記憶中的畫麵。
一個帶著紅帽子的小人在努力的尋找著他的蘑菇,他要變大。
擬人化的旋律讓聽眾腦海中自帶了這樣的畫麵。
就在這時,第二架鋼琴前的“藍色瑪麗”忽然將半個身體伸入鋼琴,然後他不知用了一種什麼樣的方法,將琴弦摩擦出了一種木管的音效。
這一音效正是瑪麗吃到蘑菇之後的音響效果。
台下響起笑聲,秦鍵隨著不少人鼓起了掌,太清楚,這個環節,舞台時需要掌聲的。
果然。
不知是因為受到了台下的鼓舞還是因為吃了蘑菇,紅色瑪麗忽然站了起來,雙手的力量也變大了一倍之多,砸的鋼琴“邦邦”作響。
這一戲劇性的畫麵再次引起台下的第二波哄笑。
隨之第三台鋼琴前的大胡子黃色瑪麗加入其中。
他一出場,現場再爆!
一手帶著bossanova搖擺風格的副部旋律線與紅色瑪麗的傳統主題形成了一種鮮明的對比。
緊接著第四架鋼琴前的黑色瑪麗以充滿彈性的落指將鍵盤低音區變成了打擊樂組的各部件。
他奮力在琴鍵上坐著指尖瑜伽,將各種層出不窮的打擊樂音效放置到整體的音樂當中,舞台因他而變的更富律動。
至此,主題,副部,打擊樂,音效組,齊活。
金色音樂廳下的歡樂氣氛已經徹底讓觀眾們忘記了這是一出在古典音樂廳裡舉行的現場音樂會。
就在觀眾們期待著接下來還有什麼驚喜之刻,驚喜就這麼冷不丁的來了。
“唰——————————”
一陣如風的上行刮奏落到了f小調的主和弦上。
坐在第六台鋼琴前的橙色瑪麗動了,她優雅的在刮奏之後彈響了一段如歌的三連音動機。
“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