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宮(2 / 2)

這次的事情鬨得很大,朝中不少官員想趁機打壓晉王,讓他徹底翻不了身。

如今京城四大書院集體罷課,法不責眾,他們便順勢讓自家孩子跟著罷課。

有這些人帶頭,那些原本就不愛學習的世家子弟為了不上課,跟著起哄,就造成了國子監半數學生罷課的現象。

事情到了如今這個地步,要等大理寺慢慢查清真相已經不可能了。

皇帝沉默許久,最終說道:“宣沈鳴山之女入宮覲見。”

………………

沈嫣不是第一次進宮,上次是成安侯府的事情剛發生,她被叫來問話,但因她是女子,興許也是受害之人,當時問話的是皇後和嫻貴妃。

她本以為這次也是帶她去後宮問話,但沒想到這次召見她的竟是皇帝。

看到禦座上神情威嚴的中年男子,她垂眸恭敬行禮:“臣女沈嫣拜見陛下。”

皇帝看了她片刻,點了點頭:“起來吧。”

沈嫣起身,低眉斂目,十分恭順的樣子,但脊背卻挺得很直,既沒有初見帝王的惶恐,也沒有因與晉王的事而產生的卑怯。

想到沈鳴山那一身傲骨,又想到這是他唯一的女兒,他心中輕歎一聲,道:“朕叫你來是想再問一遍,你先前所說是否屬實?那日在成安侯府,你當真沒有自行前往前院?”

沈嫣與齊景軒被發現的那處跨院雖然離垂花門很近,但終歸還是在前院,這也是為什麼京中還有不少人認為是沈嫣有意勾引晉王的原因。

男女客分彆在前後院宴飲,若非沈嫣自己跑到前院去,齊景軒要如何悄無聲息地把她帶過去?

沈嫣平靜而又堅定地回道:“臣女絕不曾自行前往前院,當日發生的事,凡臣女所知,已儘數告知皇後娘娘與貴妃娘娘,絕無半句虛言。”

“陛下若是不信,可以讓人去查臣女入京這半年來的行蹤。”

“那日是臣女第一次前往成安侯府,臣女對侯府一無所知,進門時是隨著母親一道被侯府下人領著前往後院的。 ”

“我既從未去過,又如何知道從後院前往那處跨院的路?如何知道晉王殿下當時醉酒,就在那處跨院中歇息?”

“成安侯府的防備難道如此稀鬆,憑我一個初來乍到的人都能輕鬆摸到前院貴客所在嗎?”

她思路清晰,回答的有理有據,絲毫沒有因為與晉王之間的事就對這些羞於啟齒,也沒有因為急於辯解而自亂陣腳胡言亂語,更沒有為了給自己洗脫冤屈而直接將罪責推到晉王身上。

皇帝不由又多看了她幾眼,心中生出幾分讚賞,但更多的是無奈。

他道:“朕曾提議讓你給晉王為妾,你父親回去應該跟你說過了吧?”

沈嫣點頭:“說了。”

那日沈鳴山回家便將自己和皇帝之間的對話告訴了他們。

原來皇帝為了維護晉王,欲讓沈嫣到晉王府做妾。這樣即便這件事稀裡糊塗說不清,也隻是一對男女之間的風流韻事,大家議論一陣也就過了,不會一直抓著不放,非要計較內裡的原因。

但沈鳴山如何不知道,這樣的解決方式對晉王來說沒什麼,對他的女兒來說卻是一輩子都被毀了。

晉王位高權重,大家將來即便提起此事,也隻會一笑而過。

可他的女兒卻會一輩子被人戳脊梁骨,說她是靠下作手段進入晉王府的。

此後餘生她不僅在晉王府抬不起頭來,在世人麵前也一輩子都抬不起頭。

沈鳴山為人正直剛硬,一生又隻得了這麼一個女兒,對她寵愛有加,怎會讓她背上這樣的罪名?

所以他當即便拒絕了皇帝的提議,堅持要徹查此事。

但他心裡也很清楚,皇帝既然開口這麼說了,就是要維護晉王到底了,除非能查到其他線索,不然這件事將再沒有轉圜的餘地。

沈鳴山原以為皇帝是個明君,定會還他女兒一個清白,但在聽到這個提議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錯了。

皇帝或許的確是個明君,但他也是一個父親……

“他拒絕了,那你呢?”

皇帝對站在殿中的沈嫣說道。

沈嫣正欲開口,他又加了一句:“倘若朕讓你做晉王的側妃,你可願意?”

側妃雖然也可以說是妾室,但身份地位到底是跟其他妾室不同的。

晉王向來受寵,多少人擠破頭都想在他身邊占有一席之地,彆說側妃,便是爬床想做通房的丫鬟也不少。

但沈嫣的回答並未因為這個側妃的名分而有所改變,她沒有絲毫猶豫地回道:“臣女不願。”

皇帝對於這個回答並不感到意外,但還是有些失望。

“你可想清楚了?”他再次確認,“做了晉王的側妃,你與他之間的那些事就是無足輕重的小事,今後沒有人再敢當著你的麵提成安侯府的事。倘若你將來誕下皇孫,還有可能晉為正妃,屆時就更不必在意這些了。”

沈嫣卻搖了搖頭,道:“陛下也說了,隻是沒人敢在我麵前提起而已,但人後他們依然會議論指摘,說我是靠不正當的手段做上晉王側妃的。”

“但這些我其實並不在意,彆人如何看待我,如何羞辱我,我知道自己沒做過,就不會覺得自己有錯。”

“可我一旦入了晉王府,被議論的就不僅僅是我,還有我爹,我娘,我那未出世的弟弟妹妹。”

“屆時我在晉王府可以仗著身份地位不受外界所擾,但我爹要如何在朝中為官?我娘要如何麵對那些官家夫人?我未出世的弟弟妹妹又做錯了什麼,為何要一出生就因我而遭受旁人的白眼?”

“陛下,臣女可以不在意自己的名聲,隻要我清楚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即便被千夫所指亦無所畏懼。”

“可是陛下,臣女不能不在意自己的家人。”

就像皇帝不能不在意晉王,她也不能不在意自己的爹娘。

皇帝握了握拳,深吸幾口氣,最終閉了閉眼,扶額道:“那你就回去勸勸你爹,讓他辭官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