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齊景軒下意識阻止了沈嫣自儘,之後卻不知該做什麼好了。
前麵幾次他已經把能想的法子都想了,上次甚至還成功抵達了封地,但最終卻還是未能逃過一死。
對方像是跟他有什麼世仇,不死不休,非要把他除掉才行。
大殿上,皇帝聽著一眾大臣的指控,在看看自家兒子那副“愛咋咋地你們說什麼就是什麼吧”的樣子,怎麼看怎麼覺得不對。
他這兒子他再清楚不過了,平日裡雖不靠譜,整日闖禍,但絕做不出欺辱良家女子的事來,何況還是臣工之女。
而且往常他就算真闖了禍也要想著法子為自己開脫辯解,今日這八成是被陷害了,怎麼卻成了個悶葫蘆,任由彆人潑臟水?
眼看著眾人就要將晉王的罪責定下來,皇帝實在坐不住了,不顧眾臣阻攔,讓人將晉王單獨拖到了偏殿。
“你到底怎麼回事?為何一言不發?難道……難道他們說的是真的不成?你當真醉酒欺負了沈小姐?”
齊景軒雙目放空,緩緩搖頭,表示沒有。
“既沒有,你為何不辯解?你這般模樣,仿若默認,朕就是想為你洗脫罪名也無從下手啊!”
齊景軒仍是那副呆若木雞的樣子,喃喃道:“沒用的,說什麼都沒用,反正一樣都會死的。”
既然如此,還費那個口舌做什麼多。
皇帝見他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口中還說著什麼死不死的,氣不打一處來,一巴掌糊在他腦袋上。
“胡說八道些什麼呢?怎麼就要死了?這話讓你母妃聽去還以為是朕不護著你呢!”
聽到“母妃”二字,齊景軒呆滯的神情終於有所動容。
他喉頭哽咽,雙目漸紅,終於忍不住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將自己前幾次的經曆又講了一遍,當然也包括了上次。
末了他抽噎著道:“您明白了吧?不管我做什麼都是沒用的,隻要沈嫣一死,我必死無疑。哪怕您派人把我安全送到了封地,我也還是會死。”
“而沈嫣……我試了好多次了,不管是讓他爹娘盯著,還是讓彆人去盯著,她最後都會死。她一死……”
說到這,齊景軒忍不住又流下淚來,跪在皇帝腳邊抓著他的衣擺哭道:“兒臣今後再不能在您和母妃膝下儘孝了,母妃身子不好,煩請父皇照看好她,莫讓他為兒臣傷懷,兒臣下輩子……”
提到下輩子,他又是一哽,哭聲更大了。
哪有什麼下輩子啊,他生生世世都要被困在這段時光裡了。
皇帝聽得頭大,對他的話隻信了兩分,這兩分還是因為他說的仔細且合情合理,不像是臨時編出來的。
正殿內的林成峰等人聽到這邊的哭聲,都覺得晉王是在故意向皇帝示弱,想要求得皇帝的偏袒維護,為免皇帝信了晉王的狡辯,已經讓內侍來催了兩三回了。
皇帝神情凝重地出了偏殿,看看殿中眾人,最終卻並未說什麼,反而爽快地下旨將晉王禁足在了王府,以待發落。
但在眾臣準備離去時,他卻單獨留了林成峰說話。
沒人知道兩人說了什麼,但林成峰從宮中回去後便從自己家中挑了兩個丫鬟送去了沈家,幫忙照看沈夫人和沈嫣,宮裡也派了個太醫過去,以示對沈家的關懷。
幾日後,事情一直沒什麼進展,有寒門學子聚集到禦街上替沈家“鳴冤”。
皇帝下令讓禁軍將人趕走,為防傷人還特地叮囑他們提前把佩刀摘了。
禁軍們不僅沒帶刀,連棍棒也不曾帶,在禦街上推搡著驅散人群。
因沒帶兵器的緣故,現場並未發生流血事件,學生們很快被趕走,但過了半日左右,京中一書院忽然傳出消息,他們有個學生被禁軍打出內傷,不治而亡了。
經仵作驗屍,該學生的確是因內傷出血而亡,而據該學生的同窗作證,他當日從禦街回來後便覺得身子不適一直在學舍休息,並未再出過門,所以這內傷一定是和禁軍們發生爭執時被打的。
禁軍打死了學生,幾大書院嘩然,紛紛罷課上街,要求朝廷給個說法。
大理寺為加速辦案,欲傳證人沈嫣前往府衙,恰被督察院左都禦史林成峰知曉,道沈嫣乃受害者,並非尋常證人,應當由府衙派人前往沈家詢問才是。
提出要讓沈嫣來府衙的大理寺官員不敢反對,當即命人前往沈家。
事情又這般沸沸揚揚地鬨了數日,京中要求嚴懲晉王的呼聲越來越大,皇帝那邊卻一直以證據不足為由沒鬆口。
這般僵持不下之際,某天夜裡沈家忽然沒由來地著了一場大火。若非林家派去的丫鬟機警,並未睡熟,看到火光後立刻把人叫起來逃了出去,隻怕沈家一家三口以及他們幾個都要燒死在這場大火裡。
從火場逃生後的林家丫鬟心有餘悸,正慶幸撿回一條命時,卻發現沈嫣不見了。
眾人大急,四下尋找,最終卻隻在附近的一口水井裡找到一具屍體。
翌日,京中流言四起,都道這場火是晉王派人放的,隻為除掉沈家小姐。
沈小姐自知晉王是衝她而來,為了不牽連父母,明明已經逃生卻還是選擇了自儘。
一時間沈嫣孝名傳遍京城,晉王醉酒欺辱良家女子以及皇帝為維護晉王而派遣禁軍傷人之事再度在街頭巷尾掀起狂瀾,齊氏皇族遭到文人墨客們口誅筆伐。
為平民憤,皇帝終於讓步,將晉王貶為郡王,遣出京城,前往封地。
得知這一消息時,齊景軒已經麻木了,直到入宮與皇帝辭行時依舊一副“我就知道,果然如此”的頹喪樣子。
皇帝看著他這副不爭氣的模樣,險些沒忍住又給他一巴掌,礙於林成峰在旁,強忍住了。
那日齊景軒跟他說了那番反複重生的“無稽之談”後,皇帝雖然不信,但為了以防萬一,還是將林成峰留下,把這些“胡言亂語”對林成峰也講了一遍。
林成峰自然不信,覺得簡直荒謬,皇帝這是對自己的親兒子有多寵愛才能相信這種鬼話?
但出於謹慎,他還是答應了給沈家送兩個丫鬟,免得沈嫣出現什麼意外。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接下來發生的事卻一樁樁一件件地都與齊景軒的那番“荒謬”言論對上了。
有寒門學子聚集在禦街鬨事,即便禁軍不帶兵器把人趕走了,最終也還是出了“人命”。
之後幾大書院罷課,大理寺為求案件進展欲將沈嫣傳至府衙問話……
好在這時林成峰已經因為齊景軒的話對大理寺產生了疑慮,提前派人暗中盯著,這才及時阻止了,不然隻怕當天沈嫣就死了。
鑒於齊景軒所說的都一一應驗了,皇帝和林成峰這時都已篤定是背後有人在生事,一刻不停地順著已知的線索 查探真相。
奈何他們這邊才有了那麼一點蛛絲馬跡,沈家忽然著了一場大火,沈小姐投井自儘了。
一切都仿佛被打回原形,在朝局的壓力下,皇帝即便有林成峰的支持也無法再將晉王留在京城。
但晉王是他的兒子,他不可能在明知他是被陷害的情況下還放著不管,所以今天把他叫進宮來“辭行”,其實是另有一番叮囑。
皇帝對齊景軒交代了一番,齊景軒起初隻是神情呆滯地聽著,但聽著聽著他的眼睛就亮了起來,一拍大腿道:“父皇,還是您聰明啊!要不您是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