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決斷(1 / 2)

沈家院內,沈鳴山已經下衙回家,一家三口和周太醫圍坐一桌用飯。

飯後待周太醫離開,沈嫣對沈鳴山和蘇氏道:“爹,娘,我有些話想與你們說。”

沈鳴山正好也有話要跟她說,便點了點頭,挑了個看上去還算老實的宮女在院中守著,不讓任何人靠近正房,這才與兩人一道去了內室,關上門窗坐在床邊低聲說話。

“今日朝會,文武百官彈劾晉王。以左都禦史林大人為首的一派要求陛下嚴懲晉王,廢除其親王封號,降為郡王,並將之貶出京城,以儆效尤。”

“另一派則覺得晉王雖然有錯,但事後有悔過之心,求和之意,貶為郡王的懲罰未免太過,希望陛下慎重考慮。”

晉王雖得寵,但在朝中無權無勢,又向來沒什麼好名聲,自然沒有幾個真心幫他說話之人。

那些所謂說懲罰太過的,也不過是看出皇帝心疼兒子,不想嚴懲,所以順勢賣個好罷了。

在知道成安侯府之事並非晉王所為,他也是遭人陷害之後,沈鳴山到沒有非要嚴懲他的想法。

雖然他依舊惱他牽連了自己的女兒,但比起他受不受罰,他更在意的是如何才能讓女兒洗清冤屈,不再受流言蜚語所擾。

回來的路上他聽說今日外麵有不少關於女兒的流言,晉王一直在敲鑼打鼓帶人四處澄清。可這種事情靠著晉王自汙來澄清雖有些用處,但依舊是下策,還是會有不少人覺得阿慈與晉王早就有染,所以才會有如今之事。

最好的辦法還是找出兩人被陷害的證據,唯有這樣,才能徹底還女兒一個清白。

“陛下也已經知道昨日事並非晉王所為,所以並不願嚴懲,朝會上沒有立刻答應下來。”

“散朝後陛下將我單獨留下,問我有何打算。”

他說著看了看女兒,道:“陛下有意為你們一人賜婚,我拒絕了。”

“我知道這在目前看來的確是最穩妥的解決辦法,但一來晉王乃皇室之人,以後少不得納妾或封個側妃什麼的。你若嫁給了他,今後怕是要整日應對王府內宅那些勾心鬥角。”

“爹隻希望你嫁個一心一意對你好的人,不想你去晉王府受苦。”

“一來如果現在就答應,外麵那些流言蜚語更說不清。你即便做了晉王妃,在人前也抬不起頭來。以後各種宴席,皇室妃嬪和那些世家大族的貴女夫人們怕是都不會給你什麼好臉色。”

“咱們家門第低微,父親我又隻是個六品侍講,難以為你撐腰,所以……思來想去我還是拒絕了。”

他覺得自己拒絕的沒什麼問題,妻子和女兒應該也跟自己的想法一樣,哪知道他說完後兩人卻都沉默不語,房中一時間安靜的落針可聞。

沈鳴山看出不對,皺眉道:“難不成……你們願意結這門親事?”

沈嫣張口想要說些什麼,蘇氏卻已搶先一步開口道:“你可知道今日外麵都發生了什麼?”

沈鳴山今日雖然一直在

宮裡,但並非兩耳不聞窗事。

齊景軒與沈嫣的事情鬨得不小,外麵的動靜時不時會傳進宮裡一些,加上他下衙後路上聽到的,對今日事知道的雖不甚詳細,但也了解個大概。

“聽聞上午有學生聚集到禦街鬨事,被晉王趕走了。回來的路上又聽說外麵有些不中聽的話,晉王在四處澄清。”

“說起這個我還有些納悶,流言蜚語這種東西,這邊壓下去了那邊又起來,他便是敲鑼打鼓到處跑又有什麼用?”

“有這個功夫怎麼不想想法子,查清楚究竟是誰在陷害他,也好給咱們阿慈洗脫冤屈。”

蘇氏聽到這紅了眼眶,道:“那你可知那些流言蜚語根本就不是大家自己議論起來的,而是有人專程找了潑皮無賴,在咱們家附近散播流言?”

“他們不僅給阿慈潑臟水,說他勾引晉王,還說……說女子婚前失貞視為大過,理應以死明治。”

這哪裡隻是幾句流言蜚語,這分明是故意想要逼死阿慈!

蘇氏雖然待在家裡一天都沒有出門,但街上敲鑼的動靜驚動了她,她心下不安,怕是與自己女兒有關,就讓人出去打聽一番。

結果這一打聽才知道,短短一天外麵竟然發生了這麼多事。

她也是個女人,哪裡看不出對方這是想要做什麼。

分明就是晉王自汙之舉出人意料,那想要陷害他的人急於逼死他們阿慈,將晉王的罪名坐實,這才有了諸般動作。

沈鳴山在路上雖然聽了幾耳朵,但街上百姓們議論的最多的就是齊景軒如何拿著銅鑼四處趕人,流言的內容卻大多一帶而過,說的並不詳細。

至於有人專門到楊柳胡同附近散播流言,就更是沒人提了。

此刻聽妻子說是有人故意為之,沈鳴山冷不防出了一身的冷汗。

饒是他了解自己的女兒,知道她不會輕易尋死,但這般歹毒又急切的伎倆,那幕後人顯然是著急了,非要她女兒去死不可。

現在對方還沒有其他動作,隻是靠著外麵的流言之類來逼阿慈自儘,那如果阿慈自己不肯自儘呢?

沈鳴山甚至不敢想,若不是周太醫他們還在這裡,外麵又有晉王他們守著,是不是今晚女兒就會在自己的房中悄無聲息地“自儘”了?

想到此處,沈鳴山隻覺胸中怒意翻湧,咬了咬牙,用力一捶幾案,聲音都忍不住拔高了幾分:“這畜生!”

對於這些事,沈嫣知道的比他們都早,心裡也早已仔細思量過一番,所以此刻到不覺得如何。

見沈鳴山惱怒,她溫聲道:“女兒正是想跟父親說這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