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後世知之,亦當瞻之!!!(2 / 2)

瞧瞧,就這麼一句話,自己這不就成了名垂千古了?

所以自然沒人會就這麼把東西還回去,反正皇帝又沒親自開口,一個隨侍的太監罷了,無視就好,再說了在場這麼多人,而這東西又是皇太孫親自讓人給自己的,自己藏起來怎麼了?有本事讓皇帝親自來要啊?

看到眾人這反應候顯直接就呆滯住了,他就知道凡是和太孫殿下扯上關係的事情,他們這些陪在旁邊的太監就沒有安心的時候。

看看這群大臣,他現在估計就是直接開口說這是皇帝的意思,怕是也會有人直接去問問皇帝,是不是真的說了這話吧?

候顯都快哭了,他下意識的看了一眼朱瞻基,一張麵白無須的臉上,滿滿的都是‘幽怨’二字。

“咳咳.”朱棣這時候也是無語了,一邊無語朱瞻基隻弄來這麼點土豆,一邊無語於這些大臣的反應,他到底也是從古至今唯一一個造反成功的藩王,對於這些大臣的想法多少都是明白些的。

隻不過明白歸明白,但是土豆一事事關重大,自家大孫子要是說的都是真的,這絕對是自己成為千古一帝的絕佳機會,說不定到時候還有機會超過自己老爹也說不定,到時候就算是去了地下,真的見到了自家父皇,碰上了建文告自己的狀,他絕對也能挺直了腰杆子,把土豆往自家父皇麵前一扔,然後直接就跟自家父皇來一句“父皇,你看見了嗎?當年你沒選我,是你錯了!朕才是這個皇位最合適的人。”

瞧瞧,多霸氣?

至於這些大臣的想法,有他理直氣壯去見老朱重要嗎?

朱棣咳嗽一聲,然後黑著臉瞪了一眼一旁看戲的朱瞻基,眼神裡帶著幾分不容置疑。

朱瞻基這會兒確實在看戲,這些大臣的反應屬實讓他都有些措手不及,畢竟這些人平日裡,一個個自持身份,又是飽讀詩書,就算是逛個青樓,那都是一個比一個自命清高,高冷的不要不要的。

明明就是饞人家青樓姑娘的身子,但偏偏就得搞得一副人家青樓姑娘傾慕他們,他們可憐人家,然後才不得不從的樣子。

但是現在再看看,高冷是依舊高冷,不然也不會無視候顯這個老爺子身邊的隨侍太監了,但是耍起無賴來,那也真是無賴,臉皮絕對比起城牆都厚了,就是朱瞻基自認臉皮極厚,這會兒也是自覺自愧不如了。

不過這戲還沒看過癮,朱瞻基聽到朱棣的咳嗽聲,隻是下意識的看了眼朱棣,然後就對上了朱棣的視線,朱瞻基頓時明了了,老爺子這是把問題直接扔給他了。

畢竟東西是他給的,朱棣當皇帝的不好直接放下臉麵身段去問這些大臣要,也就朱瞻基這個罪魁禍首才是比較合適的了。

朱瞻基無語了一瞬間,不過這也符合他的計劃,倒也沒拒絕,畢竟他從小黑洞裡拿出來的土豆數量確實有限的,作為第一批種子,自然不可能真就讓這些大臣拿走了,他先前也隻是讓這些大臣拿著看看罷了,還真沒想到這些人如此不要臉皮了。

這個時候朱瞻基也隻得站了出來,對著四周眾人一拱手,道“諸位大臣,土豆糧種數量有限,為了大明天下千萬百姓計,還需集中起來繁衍足夠數量之後,方可儘快推廣至整個大明天下,而且土豆繁衍之法,目前也隻有我知曉,諸位大臣拿回去之後,即使種出了土豆,估計產量也會不甚理想,不如等此次之後,屆時土豆收獲之時,由皇爺爺親自帶領諸位大臣一起耕收土豆,到時候將收獲的土豆再分上一些於諸位。”

話落,朱瞻基這才對阿貴吩咐道“阿貴,你去把土豆收回。”

“喏!”阿貴點頭。

這次就好多了,畢竟朱瞻基話說的已經很明白了,這土豆就他會種,其他人拿回去了,就是耽擱土豆推廣,即使這些人臉皮厚點,這種事情自然也不敢真唱反調,拿回去土豆是為了族譜上加上一筆,耽擱土豆推廣可就不是什麼好名聲了,傳出去了說不定還會被罵。

而且朱瞻基也不是直接將他們的想法堵死,這不是邀請了他們到時候一起收獲土豆嘛,如果到時候土豆直接畝產數十石,同樣也是可以在族譜上加一句的。

嗯,就這樣寫

‘永樂十一年三月春,太孫瞻基獻神物於上,曰土豆,上命耕於‘叉叉地’。‘叉叉日’,豆豐,祖‘叉叉’同上與太孫共耕之,一畝之地,獲豆數十石,上喜,曰天之祥瑞,乃活萬民,當共樂之,遂賞‘叉叉’土豆‘叉叉’枚,供於祖廟,後世知之,亦當瞻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