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萬曆朝的前十年,張居正如果直接把那層窗戶紙捅破,搞不好就會是一個大明版的光榮革命。
當然曆史沒有如果,朱瞻基也沒想過讓什麼人搞什麼光榮革命,畢竟那革的可是他自己的命,他也隻是想搞資本,但是卻沒想過搞君主立憲,至於自己之後的皇帝,會不會被革命了,那就不管他的事了,他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不是?
再說了他也隻是想把大明帶上資本的道路罷了!
朱棣並不笨,朱瞻基稍稍解釋後,他就明白了朱瞻基口中的資本是個什麼意思,雖說和一些古籍出現的資本一詞有所出入,但是朱棣多少也能接受。
他隻是稍稍思索後,就點點頭道“按你這麼說,這大明一切有價值的東西都是資本,大明這個國家就是一個商鋪,那麼現在資本有了,商鋪也有了,咱這個商鋪的掌櫃的,怎得就把生意做虧了?”
“哎,爺爺,還是和你這樣的聰明人說話輕鬆!”朱瞻基一笑,就道“爺爺,您看啊,我就先說說你北伐這件事吧!”
朱棣示意候顯給自己搬來一把凳子,直接就坐在了朱瞻基對麵,然後道“聽你的意思咱北伐貌似還虧了?但是先前你不是說咱把韃靼打了一頓,穩定了草原,讓大明這個商鋪在北方的生意更好做了嗎?怎麼現在生意更好做了,還反倒虧本了?”
“爺爺,我這麼說,你還彆不服氣。”朱瞻基也不寫了,把筆一丟,就直接道“首先就是你打韃靼的那些花費,雖說這裡麵很大一部分應該都是馬保下西洋帶回來的東西,但是這也是大明的資本不是,還有那些戰死的將士,這裡麵大明究竟損失了多少?”
朱瞻基越說越來勁,直接就站了起來,看向朱棣問道“但是呢?但是爺爺你又得到了什麼?”
朱瞻基話語一頓,就繼續道“是,韃靼被你打殘了,瓦剌也誠服了,北方安穩了幾年,看似一切都是極好的,也是十分劃算的,然而除此之外,還有什麼?”
朱棣剛想說一句“這些難道還不夠?”
就見朱瞻基繼續掰起了手指道
“爺爺你自己算算,永樂七年丘福北伐,數萬大軍全軍覆沒,永樂八年您禦駕親征,雖然勝了,你的戰略目的也達成了,但是這才多少年,永樂八年,永樂九年,永樂十年,今年是永樂十一年,短短不到四年的時間,現在的草原便又亂了起來,就是這四年的安穩,大明就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那你的意思是我不該北伐?”朱棣終究沒忍住,沉聲問道。
他雖然是在問,但是語氣裡已經帶上了幾分不滿,他就不信他這個孫子不明白這一仗非打不可的原因。
雖然確實付出了不少代價,但是要不打這一仗,從此大明在北方都休想安寧下來,畢竟丘福的慘敗擺在前麵,他要是不打,到時候草原人定然覺得他是個好欺負的,然後就會像那燒不儘的野火,趁機就會以星星燎原之勢襲擾整個大明北方。
而隻有打,一仗直接打斷草原人剛剛升起的野心,這樣子一來,雖然不能完全斷絕北方的安全問題,但是至少也能讓草原人不至於太過放肆了。
就像現在,北方雖然不太安穩,但是也隻是瓦剌開始做大了,有些不滿足自己的地位,企圖控製韃靼的阿魯台部,但草原人卻並沒有人敢直接宣稱要進犯大明,而更多的也隻是試探。
朱瞻基自然也明白這些,所以他立即搖了搖頭“爺爺,你這話說的可就有些不地道了,就這滿朝的文武,包括我二叔三叔在內,要說誰是最支持您北伐的,我敢認第二,就沒人敢認第一。”
他這話說的極有底氣,朱棣也不否認,但是依舊不解氣道“即使如此,那又為何問莪付出了多大的代價這種話語?”
“哎,這不是討論您這北伐有多虧嘛!”朱瞻基有些無語,然後直接道“我要不說你付出的資本,拿來對比一下,您說不定還以為我在胡言亂語呢!”
“哦?即使如此,但你小子也並非不知道這一戰的重要性,又為何說我虧本了?”朱棣又問道。
朱瞻基聳聳肩,道“所以我說了我說您虧本,您還彆不服氣,你這仗打的確實漂亮,但是你自己想想,你在打贏了之後又乾了些什麼?”
朱瞻基這次也沒給朱棣說話的機會,就直接道“您先是把本雅失裡打的隻剩下七個人,馬哈木見您勢大,就把跑到他那裡的本雅失裡直接殺了,然後您就封了馬哈木做順寧王,後來阿魯台見事不妙,也立馬就降了,您這倒好,這會兒是絲毫不計較他殺您使者的事情了,直接把他就封了和寧王,封王也就罷了,您還讓他們來朝貢,朝貢哎?這說法可真好聽,說是朝貢,但是那年大明不是給的比收的還多?你看看那阿魯台都快朝貢上癮了,還有那馬哈木,不就是看阿魯台朝貢都眼紅了嘛?”
“他們是朝貢一時爽,一直朝貢一直爽,但是大明呢?那些給出去的東西可都是大明的資本,要是馬哈木和那阿魯台是個能養熟的也還好說,但是草原人那性子您又不是不知道,馬哈木和阿魯台他們就是一匹狼,養不熟的白眼狼。”
“而且您也彆想著他們能自己鬥,玩什麼驅虎吞狼的把戲,狼都是群居的,你想養一條狼去打另一條狼,最終的結果,要麼就是一條狼直接吞並了另一條,要麼就是直接兩條合二為一,到時候,大明休想能夠安寧下去。”
“在做生意的時候,我相信您也明白有一個叫做成本的東西,而按照我說的這個資本的說法來講,隻要這個生意的利潤能有成本的一成,那麼這個生意就是可以做的,哪怕它有一定的風險,而如果這個利潤達到了十成十,那麼就算是拚了命也是極為劃算的,而要是高於了成本的三倍,嘖嘖………爺爺,您信不信,就算是您讓馬哈木自殺,他都估計不會猶豫!”
“而爺爺您自己再想想,馬哈木和阿魯台的造反成本能有多大?”
“打輸了,要麼跑路,要麼投降,您不禁不殺他們,還得安慰他們,又是賞賜這,又是賞賜那的。”
“而萬一他們要是贏了呢?贏了大明,大明的資本將會是他們瓦剌韃靼的多少倍?三倍?十倍?打贏打輸所付出的成本都是如此渺小,得到的卻如此之多,換做是我我也不會安安穩穩穩的啊!”
“所以您自己說說,這一仗你打的虧不虧?明明打贏了,還付出了那麼多代價,但是您不僅沒有懲罰阿魯台不說,還變著法的給他錢花,讓他壯大,這不是純純的凱····咳咳,所以我才說您這生意做的太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