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限分明的圈子裡,繆可言發現自己意外地受歡迎。
素人女孩想要靠近她,是因為網紅的生活看起來並非遙不可及。
自帶粉絲和後援團的女孩想要和她搞好關係,是因為繆可言實力的確過硬。
“妙妙,你昨天那條視頻是怎麼拍出來的啊?”
這不,又有人過來請教了。
“昨天全程直播,你好像也沒怎麼用手機.”
“是這樣的。”
繆可言莞爾一笑,耳畔的秀發也跟著大巴車顛簸成波浪。
“分享日常呢,需要大量拍攝生活作為素材,而不能僅僅是為了發動態,每天抽出點時間再去拍攝。”
“正確的做法是反過來:拍攝一天,然後抽出時間發動態。”
“原來如此.真學到了。”
對方恍然大悟。
這就是呂總嚴選點金傳媒科班出身,和普通小美女之間的巨大區彆。
任何一個點金傳媒的網紅,都會在短時間內培養出一種意識。
持續拍攝的意識,像是視覺版【起居注】。
開會、吃飯、出門遛彎、化妝,都可以變成分享生活的素材。
就像紀舒,她的房間裡有4個不同背景的角落。
要連麥直播,還是護膚美妝,決定了她會選擇堆著幾本心理學書的一角,還是坐在梳妝台和鏡子之間。
這就是點金傳媒建立起的護城河。
作為鬥魚知名的大主播,繆可言麵對全程直播的鏡頭,起初不免有些緊張。
可一旦習慣了這個環境,回憶起公司和老板教過的點點滴滴,一種利落且自信的神態就會自然浮現在她臉上。
“妙妙,你們公司關於這些東西,會不會手把手教的?”
聊著聊著,女孩子們又聊起如何接廣告。
玩微博的第二年,有人私信孫昕說很喜歡她發的內容,自己是她的老鄉,創業做的是打底褲,想送她一條。
簽收了打底褲,那人又說,能不能幫忙發一條微博。
她不知道該怎麼拒絕,隻好硬著頭皮發了。
那是她做博主以來的第一次接廣告。
“當然了。”
繆可言笑著點點頭。
“公司會告訴大家該如何定價,要去接觸什麼樣的品牌,不同的平台有什麼規則。”
“事無巨細。”
“有時候談價格沒底,心理上有老板在你後麵支撐著,就沒有那麼害怕了。”
“哇真好。”
不隻是孫昕,其他女孩也有人明顯提起了更多興趣。
《女神101》入圍的女孩子們,其實更像是一個理想的紡錘形社會。
沒有頂流會來參加,但腰尾部的網紅美少女和受歡迎的素人占據了絕大多數。
基本在社交媒體上,參賽選手都有著不少的粉絲。
如何把手上的流量變現,是大家的共性問題。
“像是在我們點金傳媒,一些努力的姐妹,可以做到每個月接將近十條推廣。”
“因為有公司背書,更小一些的博主也會雨露均沾,幾千粉絲就能改善夥食,接到幾百元一條的推廣。”
提到收益,繆可言笑眯眯地說道。
在大小博主,品牌和平台之間,起到潤滑劑作用的隻能是MCN。
“那你呢?”
“你一條能賺多少?”
回響著噪音的大巴車裡,後排的女孩子們注視著眾星捧月般的繆可言,異口同聲。
“我啊.”
“秘密。”
繆可言雙臂交疊,眉眼彎彎,嘴角綻放著若隱若現的笑意。
“呂總,妙音下載量又突破新高了!”
“節目播出之後效果特彆好,不管是安卓區還是蘋果商店,我們已經殺進了日裝機量的前十名!”
“下一步計劃加大投放,聚焦在以下幾條戰線.”
點金傳媒頂層,會議室的背景屏幕上,寫著二月雙周例會的藍色字樣。
妙音團隊的黃明遠正在彙報工作,坐鎮中心的呂錦程托著下頜,不時點頭表示肯定。
碩大的投影區域,正輪番播放著頭部達人的視頻。
櫃子裡擺著當家花旦繆可言的十萬粉銀色紀念牌,上麵已經落了灰,意味著百萬粉隻是時間問題。
踏入2015年,點金傳媒合作的達人早就突破了三位數。
一小半內部孵化,另一半來自簽約。
對於任何主動思考,想嘗試做內容的達人,她們很容易會在公司裡嗅到風向的改變。
比如風靡整個點金傳媒的“妙音”短視頻。
同樣是視頻內容,紀錄片和電影拍的是【破綻】。
不是光鮮亮麗的一麵,也不是疲憊、淩亂、不知所措的另一麵,它們都太過直接。
【破綻】,也就是那些光鮮亮麗時刻的線頭。
順著線頭,也許會牽引出另一幅麵貌。
但短視頻卻不一樣。
大家起初想當然地以為,絕大部份內容生產者,都是有台前幕後的。
可短視頻博主的狀態不一樣,似乎可以永遠在台前。
比如餘清月拍攝視頻的場地,主要圍繞著寢室、操場和實驗室,三點一線。
她不光把那些布景當作背景,而是那些地方正是她生活的角落。
紀舒也不是為了拍照擺出姿勢,而是她的生活,已經變得隨時可被拍攝。
變化正在發生,頭部博主往往最先感受到這一點。
短視頻時代,一條存在多年的,屏幕前和屏幕後的分界線正在被融化。
它仿佛剝去了一切繁瑣的外殼,把生活本身作為的內容來源。
再往後退一步,就是讓人皺眉的真實世界。
不需要通過電影,舞台,表演來那麼拙劣地模仿生活,短視頻恰好處於生活的水麵。
你無法日複一日地表演一種生活,於是隻能把自己活成值得被表演的樣子,然後展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