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碰撞(2 / 2)

前方督戰的呼延灼,得親兵提醒轉首見著這一幕,當即下令後隊上前。

所謂後隊,就是那些手持槍矛戈戟,長斧銅鉞等長兵的甲士,他們在各級軍將的指揮下,排列成緊密的陣型,邁著小碎步上前迎戰。

戰場上就是如此,互相試探,互相出招,互相應對直到一方崩潰。

眼見著汴梁軍的長兵甲士結陣而來,西軍這裡也是自發的停下腳步整頓隊列。

借此機會,西軍弓手與汴梁軍前鋒短兵也是紛紛後退重整。

依舊是各級軍將們的怒吼,加上軍樂引導軍陣前行。

各級軍將們身後都有抗旗幟的,為本隊的軍漢們指明核心所在,這也是軍中士氣的來源。

望著對麵毫無懼色迎上來的汴梁軍,西軍諸將心頭蒙上了一層陰霾。

“不是說,都是汴梁城的懶漢嗎?平日裡跟著那些衙內們耀武揚威的幫閒,要麼就是扛大包的,酒樓跑堂的,掏糞的糞夫,吹拉彈唱的...這才半年的功夫,都敢上戰場硬懟了,這是怎麼做到的?!”

西軍出征東南之前,曾經去過汴梁城接受官家的賞賜。

自然也是見識過,這些所謂的汴梁城禁軍。

在他們看來,能打的汴梁城禁軍,都跟著他們去了東南,剩下的全都是廢物。

可此時結陣舉槍,人挨著人毫無懼色邁著小碎步走過來的,正是半年前還瞧不起的那些廢物們!

相距四五十步之時,兩邊的軍將幾乎同時高喊,舉著長兵的軍士們,紛紛將長兵平放端在手中。

雙方陣後的弓弩手,開始放箭。

持短兵的甲士,則是貓著腰半蹲著跟著隊列走。

還是那句話,感謝大宋的饋贈。

汴梁城武庫裡堆滿了大量的神臂弓與馬黃弩遠程兵器。

所謂神臂弓,隻是

名字叫做弓,其實本質是一種特殊的強弩。

這些做工精良的強弩,有著射程遠,威力大的優勢。

更加重要的優勢在於,培訓一名弩手非常簡單,最多一個月的時間就足以訓練出來一名弩手。

可想要培養弓箭手的話,至少得有數年之功。

而弓箭對比強弩,除了射速之外彆無優勢。

陳然將武庫裡的神臂弓都給取了出來,專門訓練一大批的弩手。

為了加強速出,采用了類似火槍的分段射擊法。

就是前排射出之後,轉身讓出位置邊後退邊裝填。

後排跟上射擊,同樣轉身邊裝邊退。

一連多排弩手都是如此,能夠形成較為密集的弩矢雨。

本質上來說,與火槍的差彆真心不大。

兩邊弓弩手對射,汴梁軍這裡硬生生的依靠分段輪射法,射出了與對麵西軍弓手差不多的射速來。

兩邊箭雨落入對麵陣中,接連有人倒地不起,更多的則是身上插滿了箭矢。

身穿鐵甲並不是說直接拿著鐵甲往身上套,身上還有內襯的。

通常都是以絲綢為主,多層絲綢編製在一起形成內襯,能夠有效減緩衝擊力,尤其是對箭矢有著很好的防禦性。

若是距離遠些,箭頭與弩矢就算是紮穿了鐵甲,也會被裡麵的絲綢內襯給擋住,就形成了各種史書上記載的‘身中數十箭,宛如重蝟,猶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