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懷璽靠在輪椅上,一頁一頁地看信。
當看到虞幼窈在信中寫到,鎮國侯府世子宋明昭,無故吐血,昏迷三日不醒,鎮國侯夫人上虞府求了麝藥香丸,她與虞老夫一起去了鎮國侯府救治宋明昭。
殷懷璽倏然就想到!
沐佛節那日,小姑娘一身素錦裙子,與宋明昭一起站在廂房門口,微風肆卷,兩人的衣角相觸,竟有一種難言的繾綣。
至今想來,依然覺得刺眼至極。
這會兒,乍然在小姑娘的筆墨之下,看到了那個名字,仿佛有一種,屬於他和虞幼窈的世界,乍然被另一個男人闖入。
有種被冒犯了領地的感覺。
殷懷璽抿了唇,盯了信紙上“宋世子”三個字半晌,還是覺得不能容忍,拿了小改刀,將信上關於宋明昭的一段儘數刮洗。
箋紙質地較厚一些,他在刮洗的過程中,也是特彆小心,字跡刮洗乾淨之後,雖然能瞧出痕跡,卻也沒有損壞紙張。
殷懷璽看著信紙上兩行空白處,雖然覺得不順眼,但也不刺眼了。
於是,拿著信繼續看。
好在後麵,虞幼窈沒再提及宋明昭。
隻說紅絲硯如何好,自己如何喜歡,提了山東的果物,如何豐美,平陰玫瑰做得口脂,如何色純正,脂光豔……
最後:“金秋八月,菊相爭放,雖不能與君共賞月之團圓,願與之共嬋娟!”
殷懷璽心情倏然變得惆悵,將信紙一頁一頁地堆放整齊,放回了信封裡,拿過了擺在桌子上的包裹。
包裹打開,一塊塊油紙包裹的月餅,令他連呼吸也頓住了!
殷懷璽挑了一個“福”紋月餅,是用他最喜歡的八珍糕做得月餅樣,略帶一些清苦藥味的八珍糕,化在嘴裡,不知為何竟覺得分外的甜,這甜不知不覺就滲進了心裡頭,便覺得心中滋味甚甜甚美。
殷懷璽心中因為“宋明昭”產生的那一點不悅,頓時消散了。
他收起了月餅,又打開了樟木盒子,目光不由一頓!
盒子裡滿滿都是抄寫的經文,殷懷璽拿出來瞧了,是《法華經》,是祈福功德的經文,想來是費了不少時間與心思,才抄了這麼一盒子。
六千功德在則,偌福澤綿長,百災儘散。
便在這時,朱公公提了一隻四季平安燈進屋:“殷將軍,再過幾日就是中秋節,常寧伯親手紮了一盞四季平安燈,讓奴才給您送來,瞧個樂子。”
四季平安燈做得簡單,紅彤彤的四麵絹紗上,繪了梅、蘭、竹、菊四季景,交暉相映,角簷上墜了紅色的流蘇。
這燈做得倒是十分精巧,隻是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