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高高在上的殷主將,主動向他討教紮燈籠的手藝,他突然就覺得,這位殷主將除了本事大,還是個真性情的人。
和他當年有得一拚!
常寧伯看殷懷璽的目光,又透了幾分欣賞,仿佛遇到了知己,迫不及待就要將自己,這一手“紮燈籠能討媳婦兒”的手藝,傾囊相授。
常寧伯紮燈籠是為了求娶喜愛的姑娘,他嘴裡這個“喜愛”,可能跟他認為的不一樣,殷懷璽連忙道:“你誤會了,倒也不是你想的那樣,我紮燈籠……”
常寧伯“哈哈”一笑:“你甭解釋了,我都明白,你想親手紮個燈籠送給一個姑娘,對不對?”
他當年學會紮燈籠後的第一個燈籠,就是送給了隔壁家他喜歡的小姑娘。
不是,你到底明白了什麼?
殷懷璽覺得他這話有些不對,一向智計無雙的,自認能算透人心的殷世子,生平頭一次,竟然看不透常寧伯一個大老粗。
被常寧伯這態度,搞得腦大,殷懷璽輕撫了一下額:“你怎麼就知道,我紮燈籠是送給姑娘的?”
常寧伯一副“這哪兒有不好猜得,我都是過來人”的表情:“花燈這娘們兮兮的東西,都是娘們才喜歡,不都是拿來送姑娘家的嗎?哪男人會專門親手做個燈籠,送給男人的?!”
殷懷璽斜眼看他:“如果我沒記錯,我這個燈籠好像就是常寧伯親手紮的!”
常寧伯“咳咳咳”地假咳了幾聲:“我這不是、呃不是特意紮個燈籠,表達一下對殷主將的的敬仰之情嘛,這怎麼能混為一談呢!”
殷懷璽無語。
常寧伯湊過來:“殷主將,你就甭否認了,都是過來人,誰不知道誰啊!你親手紮燈籠,一準是送給姑娘的。”
他又不是傻子,哪兒能看不出來,殷主將在提到“既是祖傳的手藝,便也隻好作罷!”這話時,一向淡薄肅疏的臉上,便也透了幾遺憾和悵然。
這表情,簡直和他當年一時衝動入了軍營之後,過中秋節時,不能將紮好的燈籠,送給自己喜歡的姑娘時的心情一模一樣。
殷懷璽強調:“我今年十五歲。”
常寧伯擺擺手,一臉無所謂的表情:“十五歲算個啥,我九歲就會自己紮燈籠,給自己討媳婦兒,我紮得第一個燈籠,就是送給她的,她當時才六歲,提拎著燈籠,說我紮得燈籠真好看,我就說,那你長大以後嫁給我,我以後每年中秋都給你紮燈籠。”
提起了往事,常寧伯就有說不完的話。
殷懷璽嘴角抽了又抽,忍不住問:“你做到了嗎?”
常寧伯點頭:“那當然,我可是大老爺們,答應的話,肯定要做到,就算中秋節的時候,碰到了戰事,沒在她身邊,我也會親手紮個燈籠,等戰事平定之後,親手送給她,後來,”常寧伯聲音微頓,突然變得沙啞:“她走了,每年中秋節,我就紮了燈籠,燒給她!”
殷懷璽微微一愣,這才想到常寧伯的嫡妻,已經去世十年之久,不到五十就喪偶,換作旁人少不得也要續娶。
但是常寧伯一直沒有續弦。
常寧伯拍了拍殷懷璽的肩膀:“小子,年齡不是問題,身體不是距離,喜歡的姑娘,要搞到自己手裡頭才行,什麼配不配,那全是什麼放屁,你要相信,在這個世間,隻有你才能對她好,一輩子不離不棄,彆人都不是你,你怎麼知道,彆人會待她,比你對她更好?”
他一邊說著,還一邊意有所指地瞧了殷懷璽的腿。
已經腦補了一出——
我喜歡她,但是我殘腿,我病弱,我命不久矣,我配不上她,她值得更好的之類的大戲。
作為一個過來人,又是一個長輩,他又怎麼能容許,這個難得擁有真性情的少年,這麼自暴自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