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山東大捷(2 / 2)

表哥萬福 猶似 4282 字 10個月前

場中所有人都聽明白了。

皆是心驚膽顫。

夏言生又道了一句:“等著看吧,好戲才剛剛開場。”

幽王一案,內閣有人參與進去了。

為免波及到己身,內閣一些重臣,肯定會聯同其他朝臣們百般阻撓。

皇帝未必能擰得過朝臣們的大腿。

為了徹底為幽王洗清冤屈,殷懷璽借了他一把刀,清除寧遠侯其下一乾黨羽,但這是一把雙刃刀。

傷了寧遠侯,也傷了他。

隻可惜,他活了大半輩子,竟也在不知不覺之中落入了殷懷璽的算計之內。

如虞宗慎所說,最好的獵人,往往都是以獵物的形像,進入獵人的眼中,誰又能想到,一個年僅十五六歲,殘病的少年,竟然是手握屠刀的真正獵人。

既已入局,便隻能甘作棋子。

隻希望,他能熬到致仕的那一天,而不是晚節不保。

大周朝風起雲湧,朝堂上下也是暗潮洶湧。

九月底,山東再傳捷報——

殷主將生擒李其廣,不少與李其廣聯合的氏族投降倒戈。

殷主將聯合當地的朝官,清理李其廣其下一乾叛黨,及氏族在山東留下的一應積弊,並主持山東各府戰後開倉振糧,善後百姓的相關事宜。

從李其廣發動叛亂,到殷懷璽活捉李其廣——

令大周頭疼了幾百年的山東,殷懷璽隻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解決了。

消息傳進了京兆,皇帝龍心大悅:“好、好、好,好一個殷懷璽,當不愧為我天家子孫,頗有高祖遺風矣。”

一句“高宗遺風”,令朝堂上下一乾朝臣,更是膽顫心驚。

夏言生揣磨聖意,老神在在地坐在椅子上:“幽王父倆皆是忠君節烈之輩,為我大周朝肝腦塗地,立下不世之功,確實有高祖遺風。”

既有高祖遺風,又怎能無端身染汙名,夏言生隻淡淡一句話,就表明了支持皇上,嚴審幽王一案,還幽王清白名聲。

滿朝上下無人敢跳出來反駁。

皇帝的意思十分明顯,殷懷璽有高祖遺風,重用也是必然,幽王殿下自是不能有惡名在身。

夏言生此言無非是順著皇帝的心意在說。

君臣倆你一言,我一言,已經決定了一乾權臣的生死。

皇帝笑了,看著夏言生,意味深長道:“既然如此,幽王一案,就有勞夏閣老多【費心】一些。”

他將【費心】二字,咬重了一個音,裡頭滲了一絲陰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