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臣說到慘烈之處,更是老淚縱橫,不能自已。
更有老臣建言:“皇上,抗倭剿匪是重中之重,不容半點輕忽,否則我大周朝十數年來,辛苦建立水師,投入的大量軍力,財產,物力,精力,就全功儘棄了啊,請皇上下旨,讓浙江都司全力剿倭滅匪。”
“是啊,皇上,倭患不除,海路不通,海上貿易則不暢,官船,商船無法通行,我大周朝要蒙受莫大的損失,這是朝廷之痛啊,剿倭滅匪刻不容緩啊……”
“皇上,我大周朝泱泱大朝,泛泛之疆土,讓區區倭賊,殺進了國門,殺我百姓,搶我錢物,燒我城池,這讓我大周朝威嚴何在,顏麵何存?剿倭滅匪勢在必行啊!”
“……”
皇帝高坐在龍椅上,支額聽著朝臣們一個個老淚縱橫地說,剿倭滅匪的重要性,臉色隱隱地發青。
他起先派了吏部尚書去浙江,驗封、稽勳、考功等權責極大,是有意借機巡察,整治浙江,加強對浙江一帶的掌控。
哪知虞宗正倒有幾分厲害,將整個浙江水師裡裡外外,都查了一個清楚,倒是給了朝廷接下來整治浙江的由頭。
皇上心中暗喜,覺得虞宗正此人調任吏部,倒也不失為一個能吏。
哪能知道,這還高興沒幾天,倭寇就殺進了城裡。
這一切,簡直就像一個大耳闊子,狠狠地煽到了他的臉上,不僅讓他威嚴掃地,顏麵無光,更讓他臉上火辣辣地疼。
仿佛在朝笑他的天真。
浙江水師因宋修文一案,致軍心泛散,擋不住倭寇,那他還要怎麼整治浙江,進而整頓整個江南?
浙江都司不光貪了他的錢,還明明地打了他臉,不整治浙江,他如何能解心頭之恨?”
“朝廷每年下撥大量的錢財給浙江都司,主理沿海戰事,浙江都司如此不濟,竟讓區區幾個百倭人殺進了城,皇上理應問罪,不應姑息。”
“浙江都司剿倭不力,令我大周朝威嚴掃地,區區一個軍心渙散,就能推諉責任?軍心渙散這不是朝廷之錯,是掌管浙江都司大小官員之錯。”
“宋修文一案乾係重大,眼下宋修文尚未押解進京,其罪名,未經審理,尚不知是否牽扯了浙江都司其他人,請恕老臣直言,浙江都司此戰失利,有威脅朝廷之嫌,戰事吃緊了,朝廷為了穩定軍心,剿倭匪滅匪,也不好牽連甚廣……”
“……”
這道理人人都明白,可這話說了等於白說。
現在朝廷陷入了兩難境地,朝野上下爭論不休,也沒爭論出一個結論來。
事情陷入了僵局。
虞幼窈聽到消息之後,隻覺得諷刺:“還真讓表哥猜中了,朝廷被區區幾百個倭人,殺人,搶物,燒城,損失慘重不說,還威嚴掃地,又該麵臨是先剿倭,還是先整頓浙江這個問題,可不管怎麼選,朝廷都得不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