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消失(1 / 2)

小汝:“外麵瘋傳:‘您在宴席上對荻三皇子一見鐘情,未曾想荻三皇子沒相中您,相中了任雪清。以至於後來在荷花宴上,您看見荻三皇子和任雪清說話,刺激之下,您給他下了春風笑,想要霸王硬上弓,誰料,反倒被人當場抓住。陛下大怒之下將您禁足。’”

“可是!不管在宴席還是在荷花宴,奴婢一直跟著您,半步不離,公主連單獨和男子說話都未曾,何來的一見鐘情?”

“還有,春風笑分明是公主為安武將軍準備的,雖然奴婢不知為何到了陛下茶杯裡,可是奴婢知道,春風笑絕對和荻三皇子沒有任何關係!您怎麼可能對他霸王硬上弓!?”

她說的義憤填膺,向桉聽得麵色窘迫,默默心裡補充:“傻姑娘,春風笑和安武將軍也沒關係。”

輕咳幾聲,強忍笑意,扭頭,看見供奉在桌上的和親聖旨,腦中劃過一絲彆類想法,向桉若有所思:“還真是湊巧。”

湊巧到聖旨才下七天,謠言便已傳遍京城。

皇帝寵愛她,會舍得她離家千裡?這事怎麼看怎麼都不是一位疼愛女兒的皇帝老父親會做出的事。

偏偏皇帝下了旨意和親。

撲朔迷離。

等等,再細細梳理一番流言:宴席、荷花宴,她參加了;春風笑,是她下的;皇帝禁她足,發生了。

每件事她都在場,她都記得,可將每件事串聯起來,怎麼就造就了這麼一個一個離譜、匪夷所思的令人信服的新故事?

平心而論,若不是向桉是當事人,她的所思所想大概和流言相差無幾。

謠言真真假假各參半,不同的事胡亂編在一起,太難分辨。尤其流言裡麵參雜了皇帝。

世間男子女子重名聲,皇帝更是注重。

顯然,造謠者顧慮到了這層,謠言完美將皇帝隱匿,僅將她一人推在台麵上供世人指責。

她與皇帝之間本就因為春風笑一事出現間隙,皇帝不論是為了顏麵,還是其他的什麼原因,都絕不可能明麵上出手。

流言輕重緩急可謂拿捏得剛好,挑的時機也剛好。

流言重壓下,不是她向流言低頭,就是皇家低頭,皇家低頭了也就代表皇帝低頭。

而流言流播到最終的後果不外乎兩個:重則她的一條命,輕則她和親永遠不回京。

兩個不同的選擇,有著一個同樣的目的——讓她消失。

種種因素湊在一起發生?世上沒有這麼巧合的事。

可是她穿越過來認識的人沒有多少,解鎖的原身記憶同樣沒有多少,就這認識的人之中,她沒有和誰結仇,原身亦沒有。

那麼,京城裡是誰恨她恨到要她立刻消失?是還沒有解鎖記憶中,原身得罪過的?

不排除這種可能。

難道是下毒害死原身的幕後黑手出現了?

這麼一想倒的確合情合理,可隨之而來有一個最大的問題——皇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