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他放心,獨孤琴還安慰道“虎子,你去吧,青兒和芳兒她們會照顧好我的。”
韓擒虎得到愛妻許可,心裡麵當然很是感動,就去找韓安、獨孤雲、獨孤鶴等長輩們商量。這種關鍵時候,長輩們不敢亂表態,都相繼告訴了韓擒虎,這需要你爺爺和你母親都同意才可以。韓擒虎聽了後,就先去找母親陳玉蓉說,沒想到立即就挨了一頓臭罵。
陳玉蓉訓斥了兒子一頓後,心裡麵似乎還有點怒氣未消。她滿臉不悅,最後還指責道“虎兒,你媳婦懷孕已久,你居然還想著要出遠門?我看你真是越長大越糊塗了!”
韓擒虎極少被母親責備,自從挨了這次訓斥後,隻得立即打消心中念頭,也不敢再去找爺爺說這事。他心裡想著“那就好好練功吧,等琴兒順利生下孩子,再去考慮其他事情了。”
此時此刻,韓雄帶著兄弟們正在前線,充當著西魏柱國常山公於謹的先鋒大將。宇文泰運籌帷幄,西魏大軍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似乎大有一舉攻陷梁國陪都江陵城之勢。
當然,“山雨欲來風滿樓”,江陵城此時也風聲鶴唳。梁元帝已經收到了絕密消息,西魏大軍即將大舉入侵而來。梁元帝很是緊張,立即召集公卿大臣們商議對策。會上眾說紛紜,各種各樣的意見都有。多數人都主張積極備戰,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懷疑情報不準確。
領軍胡僧就是其中一位,他這個人比較傾向於搞好西魏關係。他想了想,還當眾勸說道“皇上,我們梁國一直和西魏友好往來,他們根本沒理由要興師動眾地前來進攻我們呀!”
聽了領軍胡僧之言,太府卿黃羅漢很是讚同,當即也隨聲附和地補充道“皇上,我們和西魏並沒有什麼不愉快之事,我也相信他們是不會冒險前來進攻我們的!”
這時候,侍中王琛想了想,也滿臉堆笑地附和道“皇上,我去年出使西魏時,曾專門觀察過宇文泰臉色。我感覺到他還是很友好的,絕對不可能冒然發兵來攻打我們呀!”
連續聽了眾人之言後,梁元帝刹那間也變得猶豫不決。他心裡麵很矛盾,既希望宇文泰不要發兵來犯,可是又擔心西魏這虎狼之師。想了半天後,又準備派遣侍中王琛去西魏訪問。
北雁早已南飛,寒冬悄然來臨。此時,在宇文泰授意下,西魏軍隊已開始全麵南侵。大軍行進途中,長孫儉還特意找於謹聊天,和他分析梁元帝蕭繹那邊的部署情況。
倆人一番客套後,長孫儉微笑著詢問道“大將軍,我們如此興師動眾,恐怕對方早已經在做準備了。如果您來替蕭繹謀劃一下,他應該如何部署軍隊來抵抗我們這大舉進攻呢?”
於謹想了想,也微笑著回答道“我個人認為,他應該可以有上、中、下三策。”
長孫儉聽了後,頓時感到很好奇,於是就繼續詢問道“大將軍,那何為上策呀?”
於謹微笑道“上策嘛,可能會麻煩一些。蕭繹應陳兵漢江和沔水一帶,並立即收拾好江陵城各樣家當,然後率領群臣們全部渡江而下,直接率軍先占據住丹楊及周邊地區。”
長孫儉點點頭,心裡麵覺得有意思,於是又好奇地詢問道“大將軍,那何為中策呀?”
於謹微笑道“中策嘛,簡單一些。蕭繹可把外城百姓都遷往內城,集中所有力量退卻到內城進行固守。他還可以把城牆加固和加高,率領軍民們在內城耐心等待援軍前來救援。”
長孫儉聽了後,覺得更有意思,於是繼續詢問道“大將軍,那請問什麼是下策呢?”
於謹哈哈一笑,隨即就回答道“下策嘛,那就更簡單了!如果蕭繹覺得搬動起來比較麻煩,他可以命令將士們全部都原地不動,現場組織兵丁們在江陵外城開展防守活動。”
長孫儉聽了後,心裡麵覺得更好奇了,“為什麼說很麻煩的是上策?而很簡單的卻又說是下策呢?”他想了想,微笑著繼續詢問道“大將軍,那您估計蕭繹會采取哪一種策略呀?”
此時,於謹似乎很自信,還笑容滿麵地回答道“我相信,蕭繹肯定會采取下策!”
長孫儉聽了後,一時間感到大惑不解。他想了想,不由得繼續請教道“大將軍,您又不是蕭繹本人,為什麼會說得如此肯定?您的判斷依據又是什麼呢?”
於謹看了看他,微笑著細細解釋道“眾所周知,梁國蕭氏據守江南自保,現在已經連續經曆了四十餘年。這段時間中原地區是多事之秋,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好機會向外進行擴張。蕭繹知道我國東邊有齊國作亂,肯定會認為我們不敢派重兵去攻擊他們。蕭繹這個人很懦弱,又沒有什麼聰明才智,他必定會多疑而缺少果敢決斷。那些平民百姓們都留戀家園,更不可能會深謀遠慮地去思考問題。如此一來,我才敢於斷定,蕭繹必定會采用我所說的下策哩!”
事實的確如此,於謹簡直是料事如神,他似乎早已把梁元帝蕭繹研究透了。蕭繹既沒有主動撤出江陵,也沒有將外城百姓們遷至內城,而是一如既往地保持著原有防禦模式。
更有意思的是,於謹率領西魏大軍洶湧而來時,梁元帝蕭繹居然還能夠心無旁騖,正在津津有味地給朝廷百官們講論著《道德經》。這時候,西魏大軍來勢洶洶,消息再次傳到蕭繹耳中,他嚇得連忙停止了講論《道德經》,隨即還宣布梁國朝廷內外都要保持戒嚴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