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碎成一團渣的儒家,才是好儒家(1 / 2)

元狩六年的這個夏天,皇帝在甘泉宮玩的很嗨皮。

不過玩歸玩,對當今天子這個絕對的權力生物來說,縱使如花似玉的美人躺懷裡,他該有的權謀算計照樣會有。

皇帝人在甘泉宮,手卻遙控著朝堂。

時常有往來長安城的信使,便是在這種來來往往的過程中,皇帝頒布了兩個新的人事任命。

一個。

是提拔一名期門郎,擔任未央廄令。

對此事朝臣們關注的不多,劉據聽聞後,倒是對‘上官桀’那個名字稍微留意了一下,不過也僅此而已了。

另一個人事任命。

遷博士孔安國,為諫大夫!

在前不久的百家盛會上,孔安國領銜的儒家獨戰九大派,他本人更是見招拆招,大放異彩。

名聲高漲之際,官運也就到了。

這一任命,看似在情理之中,是皇帝的順勢而為,實則不是,唯有寥寥幾人能感知到,一切都早有預謀。

百家齊聚博望苑那日,領銜儒家出場的人,原本應該是董仲舒!

然而。

很不湊巧,那一天皇帝特彆想見董仲舒,早早將其叫進了宮,之後才換了孔安國領銜。

大放異彩的機會,也落在了孔安國身上……

董仲舒得知此事的始末後,怔然許久,哀歎一聲,徹底熄滅了入仕的念頭……

消息傳到劉據的耳朵裡時,他隻說了一句話:

“理應如此!”

可不是該這樣嘛,董仲舒如今在儒家的威望,已經到了無人企及的地步。

儒家那麼大,子弟那麼多,入仕的官員遍布朝野,哪個皇帝希望看到一個團結友愛、好像巨無霸似的儒家?

隻有碎成一團渣的儒家,才是好儒家!

顯然。

皇帝能尊儒,也能分儒,壓製董仲舒是其一,扶持儒家其他派係是其二,孔安國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董仲舒,今文經學代表人物。

孔安國,古文經學代表人物……

朝堂上的是是非非暫且放下,這些事情,劉據現在聽過便罷,與自己無關,也不必太過關注。

他當下的事情,是泡在田間地頭。

曲轅犁還是要搞的呀,身為太子,為大漢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應該的呀。

雖然!

因為皇帝老爹的行為,劉據心裡有點不太平衡,不過他頗有些阿Q精神,自我安慰道:

“等我接了你這個老登的班,以後也這麼嗨皮!”

眼下,不是還沒接班嘛,為了給自己順利接班積蓄力量,劉據重新埋頭於田間,繼續如螞蟻搬家般。

一點點豐滿自己的羽翼。

自從太子宮收了王衡為賓客之後,陸續又有數名農家門人來投,人多力量大,集思廣益,新農具的進展頗具成效。

城外忙忙碌碌期間,太子宮內也有兩件事值得一提。

第一件。

孟夏時節任命的太子太傅,平曲侯周建德,磨磨蹭蹭了兩個多月,終於從封國趕到了長安。

之後與劉據見了一麵,略微寒暄了兩句,便算完成了任務,再之後,劉據與這位新太傅一拍兩散。

大家各忙各的去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