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運之爭:以詩頌聖後,我無敵了》全本免費閱讀
“何以慰咱心,看熊顧坐林。”
“此熊為何熊,抱筍一竹熊。”
林鳳語把竹筍給了大圓,讓它頂在頭上彆動,然後他便凝聚出了元氣鏡。
接著一邊在鏡子上,寫下了這四句,一邊往嘴裡塞了一顆補元力的丹藥。
他這次要寫的字數可能有點多,不得不先做點準備。
而且,這次他不準備隻寫古詩。
就像已經寫下了的這四句一樣,必須在古詩之間,加上一些,能使得上下文連貫的句子。
這四句詩裡麵,前兩句是古詩,後麵兩句,就是他自己補上的。
當然,這不算什麼難事。
尤其對於他這樣受到相聲和電影的影響,癡迷過一段時間對對子的人而言。
寫不出什麼好東西,勉強對仗的情況下,表達清楚意思,還是很容易的。
前兩句,是這份契約的提綱。
後兩句,則是點名,接下來的頌文,要寫竹熊了。
於是,接下來的元氣鏡上,便出現了:
“白象青雲意,黑牛白日心。”
“四蹄如飛燕,雙眼似流星。”
“初生通靈性,正好映碧叢。”
“遊戲催春色,觥籌翫熊貓。”
這一首是白居易的《賦得二十羨熊貓》。
流傳度不是很廣,也不在必須背誦的範圍內,林鳳語能記住,還是因為高中寫作文的時候,為了湊字數特意背過。
寫熊貓的詩詞實在不多,他找到並且現在還能記起來的就兩首。
除了這一首,還有唐寅的一首,那個太長了,擔心元力會不夠。
寫完了熊貓,其中卻沒有竹筍。
所以接下來林鳳語還得寫竹筍。
不過寫竹筍也不能隻寫筍,還得寫竹林才行。
因此,他深吸了口氣,接著全神貫注的以元力書寫。
“何以慰咱心,看熊顧坐林。”
“竹熊坐竹林,熊頭頂貓頭。”
貓頭,是竹筍的彆稱。
寫到這一句,基本就是聯上了。
然後就該是將兩者徹底的綁定。
最好是能用一個統一的,貼合熊貓大圓本性的點。
關注著這邊的武者,和直播間的觀眾,在林鳳語寫到這裡的時候,都意識到,關鍵的地方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