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新年(2 / 2)

給自己炒倆菜美美吃一頓。崔素蘭也出門玩去了。

等到晚上十二點,崔素蘭帶著薑綿去村廟裡上香了,崔素蘭嫌大年初一上香的人多,這兩年都是晚上過去。

薑綿是被炮聲吵醒的。大年初一早上要吃水餃,盛飯的時候要放鞭炮,早上整個村莊都被炮聲包圍。

薑衛民在燒水,崔素蘭在給老天爺、灶王爺上供,一個供在堂屋,先在桌子中間擺上大花糕;再在花糕前麵擺上六個碗,每個碗裡放上一塊兒燒的醬紅色的方肉;然後再擺上六個碗,放上一個棗花饃、兩根酥肉、一個饅頭和兩顆菠菜;最後點兩根蠟燭放兩邊,中間擺上香爐,點香、燒元寶禱告就行了。

灶王爺那邊除了用花山,其他的都一樣。

薑綿家要吃飯了,薑衛民去院子裡放鞭炮。“啪啪啪”薑綿被震得眼睛睜不開,眼皮跟著眨巴。

崔素蘭先給神靈供奉了水餃,又盛了一大碗讓薑衛民給薑爺爺家送去,還有兩斤蜜三刀的年禮一塊兒帶去。

吃完飯天還不亮,薑綿堂大伯來叫薑衛民去拜年了。

崔素蘭領著薑綿先去薑奶奶家,吃了個閉門羹。從搬走後每年都這樣,兩人明明早起忙活,等薑綿她們拜年的時候又關門,回回都得喊上十幾分鐘的門。

薑綿大伯一家早兩年就不來這邊拜年了,孩子的壓歲錢還是薑奶奶親自送過去的。

薑綿要是不來奶奶家拜年,是拿不到壓歲錢的。前世為了自家的聲譽年年叫門,知道薑綿上高中了薑衛民才不讓的。

多少年沒經曆這惡心事兒了,看著緊閉的大鐵門,晃著都震耳響,沒人會相信屋裡人聽不到。

有時候血緣近的人更愛看熱鬨,叫了半天門親奶奶沒動靜,堂奶奶都出來了:“三嫂子鎖門啦?多會兒還見她在門口燒香呢,沒在家嗎?”這位五奶奶典型的“攪屎棍”,看著門裡麵鎖死了,都能瞎說。

崔素蘭這會兒都嘔死了,鄰居都出來了,主家還沒動靜:“人在家呢,鎖在裡麵鎖死的。”

“呀!就是嘞,你說恁娘也是,早早都起了,這孩子來給磕頭呢,你鎖啥門唉?也是糊塗!”聽聽這話,挑撥功力得十級。

“誰知道呢,五嬸,我們先去大娘家磕頭了,一會兒來您家哈!”大過年的崔素蘭不想聽這些讓人生氣的話。

村裡人也不富裕,除了嫡親的親人會給壓歲錢,去彆人家拜年不給錢,會給花生瓜子等零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