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九零攢錢養家》全本免費閱讀
薑衛民早上和崔素蘭有些不愉快,除了五叔五嬸剛來那會兒說了兩句話,後麵他都在廚房待著,並不清楚客廳的事,看到五叔他們打個打了個招呼直接回去了,他還很疑惑,“素蘭五叔他們怎麼走啦?有啥急事啊?包子也不要了,薑五啥時候這麼好講話了?”
崔素蘭臉上也不好看,她雖然生氣薑衛民一聲招呼都不打直接領了人過來,也沒想著讓人白做工啊。這傳出去她成什麼人了?
“可能急著回家洗蘿卜吧,五嬸剛說了她家明天蒸饃呢,過會兒包子出鍋了你給她家送幾個過去,哪能讓人白乾活呀。”
薑衛民知道原因,又坐回廚房繼續守灶台去了,臘月裡還是灶台最暖和。
不同於爸爸的好糊弄,薑綿一直在客廳圍觀了全程,她還能不知道是媽媽的冷臉給人嚇走的。“唉!”自家老媽什麼時候才能做好表情管理啊!
前世就是這樣,和人交往總有意見不合的時候,一般人都是心裡評對錯,麵上笑嗬嗬。人崔素蘭女士不是,她一定要想方設法反駁對方,直到彆人讚同她的觀點為止,且說話又比較洪亮,有時候會讓人下不來台。
慢慢地就有人說她閒話,說她說話厲害,彆人都要聽她的,特彆能。後來就被有心人傳到薑衛民那裡,薑衛民是那種在外麵很會做麵子的人,就算教育孩子都要回家再說的人,非常不喜歡彆人說自家人“厲害”、“能”什麼的。
每每都會說崔素蘭,他本意是想讓她與人聊天的時候注意點,不過話語帶了責怪語氣,崔素蘭不覺得自己說話怎麼樣,她和大家聊天大家都挺樂嗬的,薑衛民現在說自己就是嫌棄自己去街上閒聊了,什麼都要管,行!既然這樣,自己再也不出去,省得被人說。
賭氣一段時間,薑衛民又覺得老是不和人溝通,人容易胡想,鄰裡感情也會淡,然後勸說她出去轉轉。崔素蘭本身就是和愛玩的性子,過段時間就會出去串串門,有時候會因為和人觀點不合,不和彆人來往,有時候又會被告小黑狀,兩人爭執,生氣不出去,以此循環,很是迷惑人。
薑綿實在不理解媽媽非要彆人認同自己觀念的想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即使你努力爭取了人家當場認同,也隻是無奈的選擇,並不是真的認同自己,除了讓彆人厭煩自己沒有一點好處,為什麼要做這樣出力不討好的事兒呢?
薑綿有意改變媽媽這一習慣,她覺得以前媽媽這樣,是沒有接觸外麵的世界,沒有遭受社會的毒打。她鼓勵媽媽去做生意,一是能自己掙錢,不用像前世那樣過伸手要錢的日子;二呢,想讓媽媽多接觸人,不要老是自己一個人鑽牛角尖,老惦記以前都委屈,前麵都日子都不好好經營了。
還有就是,媽媽的脾氣不好又不會注意場合,前世表妹結婚,因為安排她坐薑綿大爺家的車,當場生氣要不參加婚禮,後來薑綿勸著過去了,但是臭這一張臉,薑綿怕姑姑生氣又額外補貼了禮錢。這樣隨意發脾氣,即使彆人理解你,但你也是變相打人臉,大好的日子擺臉色,人家心裡肯定不舒服。這樣的脾性很不利於人際交往。而做小生意會接觸很多不一樣的人,人家是消費者沒有讓著你的義務,會教會媽媽說話辦事的。
天知道薑綿為了媽媽的脾性給人賠了多少笑臉。那時候媽媽身體不好,大家不和她計較,薑綿是小輩免不了要被嘮叨,偏兩邊她都得罪不起。現在趁著年輕得趕快掰過來媽媽的壞脾氣。
時間一點點溜走,崔素蘭也到了預產期,臨近生產整個人都浮腫的厲害,腿上一按一個坑,半天回複不過來。
大年初一拜年的時候,又是敲了半天門,薑奶奶還挖苦人:“可不敢再晚開門了,讓人說嘴。素蘭你等等我去給你拿個袋子鋪上,彆臟了你倆的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