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錢,戶部一分錢都沒有挪用,采購時甚至特意留意了。
蔡京特意叮囑下邊乾活的人,要彰顯出官家對將士們那一片拳拳愛心。
這樣的宣傳,榜樣作用很明顯,很多官員、富商,甚至還有一些百姓都捐贈了錢財和物資。
最關鍵的一點,這些東西一旦捐贈出來,報紙上都有具體數字。
就算有人想要在這中間動手腳,都不敢。
趙傭很放心,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已經很不錯了。
不管怎麼說,這樣的嘗試非常好,也非常成功。
蘇軾是個大忽悠,又是個理想主義者,對這些事輕車熟路。
做官,蘇軾不行,做人呢,馬馬虎虎,至少不害人。
但要說詩詞歌賦,大宋超過他的,確實沒有幾個。
一張報紙被他玩出了花活,趙傭算是找對了人。
據聽說,朝堂的報紙一出世,就被大加讚賞。
不管是官員還是百姓,甚至是富商,都認為報紙有三個最大的用處。
最主要的一個方麵,是朝堂所有的政策都宣傳下去了。
就算是地方官員不願意,一個縣城也有幾十個人知道,想要完全隱瞞做不到。
比如,新法中,對於服勞役有明確的規定,每家每戶怎麼算,都是擺在麵子上的,就算是地方官員做手腳,也隻能是私私密密做一點。
商戶也是一樣,不管是稅收還是勞役的抵繳都有明確的規定。
還有就是,報紙成了大宋學子的最愛。
蘇軾整整用了三個版麵放在了文字這一塊,詩詞經常有。
最好的就是文章,對書經的理解,拆題思路等等。
明年就是會試之年,今年則是鄉試,學子都在準備考試呢。
報紙上寫出這麼多好文章,學子們終於有了學習的地方。
不像以前,還要偷偷摸摸的準備一下主考官的文章來揣摩。
蘇軾一開始沒有明白,為什麼要讓他做什麼皇城司副使。
後來還是弟弟蘇轍提醒了一句,皇城司打探消息很在行。
蘇軾一下子明白了,確實是好事,報紙總不能一直寫詩吧。
按照官家的說法,最好有點新聞。
所謂新聞,就是各地發生的一些新奇事物。
這下,蘇軾有乾勁了,皇城司的探員這下有事做了,幾乎天天在外麵跑。
確實辛苦,但相比於以前,可好過多了,不難做。
“怎麼,蘇卿,你想說什麼事情?”
報紙辦得確實不錯,已經超出了趙傭的預期。
朝堂上,趙傭還是願意給蘇軾站站台,多表現一下。
“回稟官家,臣確實有個小事需要官家定奪。”
“說吧。”
“臣這個主編,辦的是官家的差事,身上也有官位,隻是臣下麵的那些官員,還沒有章程,不知怎麼辦才好?”
蘇軾做主編,是趙傭親自指派的,甚至都沒說什麼官位。
沒人知道主編是個什麼東西,到底按照什麼級彆來定。
不過,蘇軾身上有大學士的名頭,又是翰林學士,做過禮部尚書,這些加起來,不用說,彆人也明白。
但是下麵做事的人不行呢,都是臨時找的人。